很快到了手術時間,江凡換上手術服,跟著王豔兵一起去了手術室。
何晨光和李二牛在手術室外翹首以待,慌張的看著手術室的燈。
主任拿著王豔兵骨骼的照片反複看了幾次,所有人都表情凝重的參與準備工作。
畢竟這次事關新項目,都是他們從來沒接觸過這種智能假肢,幾個人對著假肢研究了半天。
還將信將疑的問江凡“這種智能產品放在身體內,會有什麼影響嗎?是會受程序控製嗎?”
江凡耐心的解釋道“正常情況下,在經過嚴格的訓練後,一起都是可以控製的。”
“但這個屬於局部的假肢,他更親膚,整體來說,對身體的適應能力更高,完全是貼合身體的正常流線運動的。”
手術室的幾個人震驚的看著他。
羨慕不已。
甚至有人說道“這項技術什麼時候可以運用到我們醫學的領域?”
江凡笑著說道“其實這個就是為了醫學領域研發的,隻不過目前是用的人比較少,一是整體造價比較高。”
“二是這是一項內部的專項研究,目前還是保密階段,所以了解到這個項目的人不多。”
一群醫生頓時兩眼放光,震驚的說“真的嗎?那我們這是有幸參與了這個項目?那我真是太榮幸了。”
就在大家聊天期間,王豔兵已經做好了麻醉。
此時生命體征各項開始以儀器上的數據為準。
所有人也收起了剛剛好奇的表情,全部拿出自己的專業態度。
因為江凡的身份比較特殊,屬於顧問。
所以他站在手術台的外側,看著一群人忙忙碌碌。
先在王豔兵的腿傷切割開一條傷口,隨後用儀器,撐開傷口。
為了保證傷口的創麵不大,他們儘可能的用分割骨頭的方式,從內部將骨骼打碎。
這樣就能將骨骼一點一點取出,這樣的好處就是恢複的時間更短。
但同時,也會更耗時。
做手術的主任醫師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是退休返聘的高級人才。
但做手術對體力的消耗是極大的。
尤其是今天白天接連做了兩場手術之後,此時的他身體情況稍微有點兒跟不上。
擦汗的助手看主任額頭上的汗越來越多,也不僅有些擔心。
“主任,您現在的情況還好嗎?”
主任專注的進行分割骨頭,骨頭周圍連接著很多組織,周圍有不少神經。
每一次切割,都不像表麵看上去那麼簡單。
他隻能更細致先進行組織分離。
而他身型有些不穩的搖晃幾下,助理急忙扶住他。
“主任,您稍微休息一會兒吧,我們先給他清理一下周圍的血肉組織。”
可江凡卻注意到,主任的情況很糟糕。
主任現在隨時可能麵臨昏厥。
幾人擔心的問道“主任,您這幾天工作強度太累了,我們先給您打一針,您緩緩。”
主任疲憊的伸出手,象征性的擺了兩下。
這種情況,在手術室裡幾乎是極少發生,除非是一台時間過長的手術。
副手急忙開始接替主任的工作,但在這方麵他的經驗不夠豐富。
每次下手都有些猶豫,江凡在一旁觀察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