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是潛移默化的。
學會了煮肉,就要學習如何燒炭,最先燒製的炭,是給他們自己取暖用的。
誰不願意冬日裡暖和呢。
然後自然是燒製磚石、瓦片,當然也會教他們拳腳,如何用刀、弓箭。
表現好的,會在開春之後帶出去打獵,親自獵殺獵物。
紀律也是嚴格的,按照軍營的管理,也要參與站崗。
軍營的日子是苦的,但能吃飽飯,就不算苦了,況且還有大夏的士兵在身邊做榜樣。
一旦忍不了想要叫苦,就會迎來嗤笑和鄙視。
第一批招收進來的鮮卑士兵,不會對外說自己的日子不好的,且他們的臉色日漸紅潤,身體日漸強壯,出去昂首挺胸的改變,也讓人羨慕不已。
有了第一批就有第二批。
當不上士兵,還能做仆役,隻要能吃飽。
大君的子弟沒有願意做仆役的,仆役就要從中人或者奴仆裡挑選,挑選出來的人,自然是聽話的,肯伺候人乾活的。
男人們越來越多要參與到訓練中,那麼多的事情等著他們去做,等著他們去學,做飯縫補的事情,就沒有時間了。
做飯的事情就逐漸安排給嫁給大夏士兵的女人們,她們嫁給了風府手下的士兵,多半能說些簡單的大夏話,也能做些事情。
事實證明,鮮卑女人確實是勤勞的。
懷孕了的女人,一樣能做很多事情,她們甚至沒有生下孩子還要“坐月子”的念頭。
也不是所有男人都會心疼為自己生育後代的女人的。
林立果然從大夏境內采買了些仆婦過來。
這些仆婦們大多都是在大戶人家做過事的,有的是犯了錯被發賣的,有的是直接被高價買來的。
在大夏,她們都是奴仆,到了這裡,雖然也是奴籍,但卻是侯爺的奴婢,在當地人眼裡,就是高人一等的主子。
奴仆才是最會訓練奴仆的,自由人教出來的,永遠都是自由人。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鮮卑半島這個比較大的居住區內的麵貌,就完全改變。
人還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
金字塔的最上層是大夏人——大夏這邊怎麼分,與鮮卑人無關。
其次是在林立這裡的當兵的鮮卑人,他們的地位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超越了原本的主子大君。
因為他們會說大夏語言,會做很多大夏人會做的事情——能燒磚燒瓦,會煮食肉類,開春還要學習種地。
甚至他們還學會了大夏人的禮儀,已經步入了“文明人”的行列。
最主要的是,他們有大夏人撐腰。
自然,大君們就淪落成了第二等人,也需要看這些加入大夏軍隊的自家子弟的臉色了。
有了替他們廣泛宣傳的當地人之後,林立就開始了第二步計劃。
開春之前,林立購買了幾十頭耕牛來,還有嶄新的農具,種子。
為了防止當地人偷吃掉種子,頒布了法律。
在衙門門口設立了考點,所有能背下律法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能領到一袋子的雜糧。
吃食,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