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薑堰都隨時做好準備,一旦李牧承受不住,便以秘法將他護住。
結果不曾想,他竟毫無影響,目光直視透著劍意的文字,泰然自若。
“第一次……就能做到這程度?”
薑堰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又仔細觀察了一陣,掌心的秘法漸漸散去。
“果真有些特殊,難怪能被特招上來!”
“同樣都是初成劍意不久……呂霄這小子完全被比下去了啊。”
他口中嘀咕著,這差距一下就看出來了。
“就是不知他能有多少領悟?”
薑堰摸了摸下巴,有些好奇。
雖說是劍聖留下的手劄,可說到底,這也不是其晚年所著。
且炎武院曆代的意之境劍修,也有不少參悟過這東西。
最終真正有所領悟的,終究寥寥無幾。
觀看此書,不僅對自身劍道根基大有要求,還得在時刻保持劍意,不斷與之對抗的情況下進行參悟。
加上其內容終究零散,不成體係。
想要正確的將之吸收理解,更是考驗自身的領悟力。
然而劍聖之所以為劍聖,就是因為他的想法,遠超尋常。
一般的劍修,甚至都無法看透與理解他的想法。
參悟起來,自然感覺艱難晦澀。
李牧在傳聞中,頗有沐流風第二的勢頭,不知能否領悟其中幾成內容?
此刻,李牧的識海中,投影還在繼續。
李牧同劍意抗衡的同時,也在不斷吸收著感悟。
除此之外,他也同時在解析沐流風的劍法技藝。
隻是由於畫麵略顯模糊,導致他看得不是非常真切。
且,投影本身的畫麵也並不連貫,偶爾會忽然停滯,片刻後再忽然接續。
顯然這份手劄並非沐流風一蹴寫就,亦是在他的思索和感悟中,積累而成。
正如之前薑堰所言,其中的內容,有時會顯得零散。
但總得來說,對劍修來說,這依舊是一份無價之寶。
除去其中針對於修士部分的內容,其純粹劍道相關的篇章,可謂讓李牧受益良多。
不斷的參悟之下,很快讓他感到一陣倦怠。
他一心三用,同時解析劍法、參悟劍道,又得對抗劍意。
若非當下實力突破,怕也難以如此維持。
隻是終究還是無法一直這般保持下去。
“看來想要直接將之參悟完畢是不可能了!”
李牧心緒放緩,劍意激蕩間,慢慢退出了全神貫注的參悟狀態。
他輕輕將手中的書冊合上,隨著“嗒”的一聲,那充斥著強烈壓迫感的劍意就此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