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牧在韓決的圍殺逼迫下達到劍意圓滿,到如今趕到南海城,已然過去數日。
這幾日間,他在全速趕路的同時,也同樣在思索鑽研劍道的提升。
心之境太過縹緲,他暫時找不到任何突破的方向與契機,於是乾脆便轉而鑽研起劍意。
原本這一路上,李牧在心中不斷的推演之間,自認為本身的劍意已經到了進無可進,凝無可凝的地步,再無法更進一步了。
然而同江玄逸的一戰,在月神珠的影響下,哪怕是劍意的凝華形態——意晶,也依舊還是被撼動影響。
若非他動用那股被壓製的殺意加持,甚至都無法維持最強的狀態。
這與意晶本該無堅不摧,不可撼動的特性不符,竟然被外力所影響。
一方麵,這固然是說明月神珠的厲害。
但從另一方麵來看,也同樣可以解讀為他的劍意還不夠強大,並未真正的達到進無可進之地。
類比到修士的境界,那麼他如今便是那些正常的神遊巔峰們。
雖然在境界上的確走到了儘頭,但卻並未將境界本身的潛力與力量激發到極致,達到質變的地步。
“也許……劍意,亦有極境!”
漆黑的瞳孔中射出神芒,李牧回憶起殺氣加持之際劍意的變化,細細琢磨起那種極致的衍變,心中有無數靈光閃動。
“劍意比之氣、勢二境,核心全在靈魂之力的參與,在於精神的加持。”
“意念變化,皆可映射在戰鬥之中。”
“我要爆發極致的精神狀態,唯有動用精神之劍時,否則便隻能借助極致的殺意。”
“可倘若我同時動用精神之劍,再令殺意爆發,這種情況下,是否能夠令自身的意誌達到新的境地呢?”
李牧細細琢磨起來,同時手中的動作不曾停歇。
練劍並不影響他思考,經年的苦練,他早就將劍法融入自己的本能中,幾乎無需特意以意識去掌控了。
潛意識會掌控一切,並揪出劍法中的錯漏與變化,甚至有時候並不比他主動去思考慢上許多。
庭院之中劍光如縷,一些用來裝點氛圍的靈植搖擺,皆是緊緊收縮著枝葉,被此地的殺氣所驚。
李牧一遍遍的思考著更進一步的方法,並未輕易行動,總覺得有些不對。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
“劍意圓滿,需要剛柔並濟,虛實相合,那麼突破極致,是否還是需要這般呢?”
他在細細的琢磨,一時的極端或許能夠得到強大的的力量,但也更加容易傾覆。
劍道雖然以鋒芒驚世,然而鋒芒終究隻是一時,唯有出鞘染血的那一刻,才是其殺伐的顯現。
但正常來說,藏鞘才是常態,沒有人會總是陷入殺伐中。
李牧入道之前,也是在平淡之中揮劍數年,並不曾染血。
縱然後來踏入超凡,也有過一段不短的靜修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