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前線指揮官完成占領的報告,兆和隨即口頭祝賀,又命攻擊集群保持在軌戰鬥巡航,等待特彆調查隊抵達前線攻擊軌道。
前線指揮官應是,並把艦長的指令在攻擊集群指揮頻道文字轉發。各級指揮官隨即告知自己部隊。
攻擊集群的機師都知道完整的作戰方案。對此流程早就知道,沒誰多在意。隻不過在軌戰鬥巡航,閒著也是閒著,部分機師還在繼續查探第1行星上的狀況,尤其關注可能遺漏的敵情。
即便仗打完了,確認占領了,可意外情況,也並非絕無可能發生。否則,再派特彆調查隊來核查戰果,就純屬多此一舉。
第1行星的情況是有特殊性的。在這裡,不會留守戰艦。
等到特彆調查隊二次確認戰果後,必勝艦就會收回艦載機船,返航第2行星空域。在第1行星空域,就隻有兩艘無人基地船鎮壓了。一個在第1行星表麵,一個在其天然衛星表麵。
至於作為情報係統的綠豆網,雖然仍覆蓋第1行星空域,可戰力幾近於零。關鍵是敵人看不見,也不覺得有威脅呀。
留下基地船,再加幾個戰鬥機甲,是很有必要的。戰鬥機甲從外觀上,很難辨識是覆甲的人還是非人類的智能戰鬥機甲。功能上,有基地船的支持,戰鬥機甲可以執行很多任務。應付低強度的衝突,是綽綽有餘。
必勝艦得勝離開後,第1行星空域基本不設防了。所以在離開前,要儘量打掃乾淨。
一直在戰艦空港整裝待發的預備隊,收到了改編成特彆調查隊,準備離艦作戰的命令。對作戰方案爛熟於心的機師,一個個是立即出動,快速登機,登船,很快全體到位。
兆和一聲出發命令。各空港隨即動作,閘門迅速敞開,一架架艦載機,幾艘醫護船,維修船飛出空港,脫離戰艦引力場,進入編隊空域,結成機陣後,即按設定的進擊航道,向前線攻擊軌道飛去。
與攻擊集群在前線會合後,雙方交接了防務。即便已確認敵全滅,戰場紀律依然有效。彆說現在本身就是來再確認的,即便是無戰事,常規的巡邏換防,也有著嚴格的操作規程。艦隊的戰鬥力,半在戰場紀律。
職業軍人是武力和紀律的完美複合體。
艦隊的鋒芒,儘在艦員堅定的目光。
覆甲的機師都是噴火的巨龍。
溫柔隻在卸甲後。
回到艦上隨便玩。
可出任務,就是出任務。
隨即能戰,必是有備在先。
眼看著攻擊集群浩浩蕩蕩脫離前線攻擊軌道,返航歸艦,特彆調查隊的機師們,也是歎為觀止,心中豪情激蕩。
艦隊的強大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有機師就在巡航軌道上,駕機扭動起來。
特彆調查隊的前線指揮官也不說這些小動作,隻是發出命令,執行核查任務。
扭歸扭,鬨歸鬨,任務最重要。核查一整個行星的敵情狀況,就是要對第1行星進行全麵遙感遙測。光地表還簡單,地下情況就複雜。整個過程可不是走過場。得實打實的來一遍。彆說母艦的情報網盯著戰場。艦隊的綠豆網那更是一直不眨眼的在監視。
造假就是造孽。
沒誰會投機取巧。
艦員的靈魂境界是艦隊裡最拔尖的。
機師個個都不含糊,機載的綠豆是使勁的發射。既然是核查,建立自己的核查係統那是必須的。咱人下不去,機下不去,豆豆總下得去吧。
一忙起來,也就沒誰發飄了。無論是視覺識彆,還是數據分析,機師都是要做出自己判斷的。要錯判,誤判了,事後多少會追究責任。所以,一個個的都十分認真。
核查過程,機載數據庫都是全部記錄,存檔備查。這些精細的數據,等到戰機返艦停泊後,都會在空港勤務檢修維護過程中,備份到戰艦的大數據庫永續保存。因此,戰後的個人簡報,機師都寫的很簡短。艦隊也是這麼要求,以減輕機師的書寫負擔。
機師們會在後續的作戰複盤,作戰訓練中,更詳細的回顧自己經曆的作戰。複盤戰鬥是正式的訓練項目,不會擠占艦員的休息休整。
個人作戰能力的提高,就是這麼來的。機隊的作戰能力也隨之提高。艦隊的戰鬥力就是這麼越戰越強的。
打勝仗,光有高科技的武器裝備不夠,還需要高素質的艦員。素質能高到什麼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艦員認為,艦隊的素質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而對什麼是艦隊的素質,眾說紛紜。連艦隊學院的教授們,都沒個一致的概念。這種概念模糊的情況,在艦隊得到很好的包容。
紀律是方的。思想是圓的。
怎麼想,怎麼說,正是智慧的源泉,文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