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十幾遍後,慢慢對地攻擊少了。
實在沒有再炸的必要了。艦載機飛行機師還是得有點戰鬥素養的。目標已經被摧毀的不能再摧毀了。
再炸,就給它炸複活了。
炸裂的俏皮話,沒少挨埋怨。情緒不能去鏈接那些被炸毀的嵐緹設施,讓人去想那裡也有嵐緹人。
惻隱之心是很奇特的。
不觸動還好,一觸動就容易泛濫。
攻擊次數是沒限製。攻擊目標是有限製的。當所有的目標都確認摧毀後,巡行在近地軌道上的封鎖機隊,繼續在軌巡航,隻是不再向第2行星表麵傾斜飛彈。
攻地質子飛彈都是破壞力巨大的炸彈。反複轟炸後,對地麵設施,地下結構的破壞極其徹底。
對戰果的確認是複合的多重的。技術上,既有綠豆網,也有機載綠豆。還有機載遙測遙感確認。層級上,有戰機確認,有封鎖機隊確認,有戰鬥群參謀部確認。
即使有意外遺漏,也是允許補充轟炸的。作為禁止登陸作戰的救濟措施之一,就是對微弱的戰果誤判,戰鬥群不予追究責任。從戰機機師,到參戰各級指揮官,到戰鬥群各指揮序列,均不予追究。
隻是從外層空間對地麵目標進行空襲,有漏點是可以接受的。空襲的目的本也不是趕儘殺絕。空襲的目的是為了迫使嵐緹人接受新霸主龍奇,是為了喚起嵐緹人對現任霸主厄貝的厭棄和反噬。
空襲是有計劃,有層次的。剪除軍事力量是優先任務。有發射太空戰艦,庫存、維修太空戰艦能力的戰艦基地,自然就成了首批的攻擊目標。
目標沒消滅乾淨,再消滅乾淨就好。
對自己人,適當的寬鬆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封鎖機隊的機師,看著行星上處處升騰的戰火煙塵,感覺自己真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征服天地的豪情,不由在胸中翻湧,各種興奮神態,溢於麵龐,跟著浮誇的言辭充斥各個通訊頻道。
封鎖機隊前線指揮官沒想到都閒成這樣了,立即向戰鬥群司令部發出申請,允許攻擊本隊下次前線輪值的攻擊目標。
戰鬥群司令部的回複很快,不準攻擊,但可組織偵察。
這也算增加了前線任務,擴大了封鎖機隊的活動範圍。封鎖機隊前線指揮官在指揮頻道,把這個偵察任務拋出,詢問各級指揮官的執行意見。
正閒得發慌的各級指揮官,立即支持。偵察下次前線輪值攻擊目標的任務就下達了。
封鎖機隊一下改變航道,各中隊,各小隊,都飛去偵察三天後要轟炸的目標。
現在,參戰機隊,每在前線軌道執行一次對地攻擊任務,返艦就是休整三天,才能再次輪到離艦上陣。
一星期隻上兩天班。
這就是其他艦員調侃封鎖機隊的話。
大家也就取個樂子。這個休整和戰役結束後的休整不一樣。這種兩次戰鬥任務之間的休整,日常都是有作戰訓練任務的,大家還要修行,還要玩耍,每天也是不得閒,好忙好累的。
各艦都編組了16支封鎖機隊,每次上陣,都是各艦各出一支機隊,三支機隊組成一支有前線指揮官的封鎖機隊。前線指揮官由戰鬥群參謀部提名,戰鬥群司令任命。
每天四支封鎖機隊輪流上前線軌道值守,執行封鎖及對地攻擊任務。
計劃200天的對地空襲,戰鬥群安排的是滿滿的,就是不停的炸第2行星,
不分晝夜,
不間斷的,
持續的炸。
首戰告捷的封鎖機隊,迎來了接班的封鎖機隊。在這個交接班的過程中,第2行星的近地空間軌道上,機船數量翻倍。
交接完成後,下班的封鎖機隊離開前線,返航各自母艦。
奧斯卡扭頭望向戰場,還有點依依不舍,轉回頭,臉上笑眯眯的,已經在想諾維雅了。
接班的封鎖機隊,等下班的封鎖機隊撤離後,立即展開了對地攻擊,專打嵐緹人部署在地表各處的防空基地。
從天而降的質子攻地飛彈,疾速飛過稀薄的大氣,帶起條條煙跡,向下俯衝,直戳大地。
嵐緹人的防空飛彈,尾部噴射出灼熱的火焰,冉冉升空,慢慢加速,越飛越快,向上迎擊。
天空中,數以千計的紅色飛彈砸向大地,數以萬計尾焰噴薄的飛彈反攻蒼天。煙跡交織,遍布高天淺空。
地麵又有各頻段的激光射向天空,五光十色,還有肉眼無法看見的微波。
撲向地麵目標的質子飛彈軌跡飄逸,輕鬆避過瞬間射來的激光。
有激光擊中紅色塗裝的質子飛彈,彈體表麵也隻是光芒閃爍,就吸收了射來的能量,並脫出激光攻擊範圍,繼續撲擊目標。
晝間的天空,煙跡,激光顯得暗淡,可夜幕下的天空,挾火掣電的煙跡,各色的筆直激光卻是絢爛蒼穹,極其壯觀,煞是好看。
大多數激光全無作用,根本就碰不到紅色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