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上嚴文斌沒有去山上修煉,打印完資料之後直接回到了老宅家裡,空間裡有他早就采購好的幾十個塑料桶,每一個都是十升的容量。
所謂的營養溶液就和山上蓄水罐裝的水是一樣的,一百份水兌一份靈泉,這樣一桶十升的水夠用一個星期使用,因為靈芝是噴灑用水,比較節約,水也不是每天要去噴,兩到三天噴一次,一周噴兩到三次就足夠了。
這五十桶營養液還要連夜灌裝出來,明天上完課讓合作農戶都到家裡來領取。
接下來幾天,嚴文斌基本上把每一個合作農戶家都走了一遍,實地的去看一看有沒有什麼問題,現場指導解決,畢竟村民的文化水平層次不一樣,有些人理解的快,有些人理解的慢,不親自走一圈,他不放心。
靈芝種植的事情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忙碌,總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山上的蒲公英該采摘了。
蒲公英也算一種速成的中草藥,一般快的話兩三個月就可以采收了,嚴文斌在山上種了半畝地的蒲公英,再加上靈泉水的滴灌其實早就可以收了,隻是他沒有那個時間罷了。
作為藥用的蒲公英,必須是連根拔起,全株使用,接下來一天的功夫,嚴文斌和愣小兩個人便把半畝地的蒲公英全部拔了出來。
這次采收嚴文斌就想著正大光明的展示給村民看,所以把全部采收的蒲公英,兩個人費勁的搬到了曬穀場上,鋪上塑料布,足足曬了六七天功夫。
蒲公英畝產一般是在六七百公斤左右,嚴文斌隻種了半畝地,但是他的蒲公英不能以常理來算,因為他種的蒲公英是彆人的蒲公英的一倍大,所以彆看隻有半畝地,其實產量和一畝地下來差不多。
另外就是蒲公英的價格非常低,每公斤也就五到八塊錢的收購價,但這隻是說普通蒲公英的價格,不代表嚴文斌種植的蒲公英就是這個價格。
把曬乾的蒲公英全部收回來,放到空閒的一間窯洞內,先取了一公斤的樣品寄給了柳東玉,讓他先做個檢測,出個檢測報告再說,說一千道一萬,中藥材好不好,主要看成份含量,隻有拿到檢測報告才可以定價格。
采收完蒲公英以後空置的半畝地嚴文斌又種上了黨參,當然這東西不要指望今年有什麼產量,這都不是速生的藥材,再說了半畝地也隻是他的試驗田而己,現在山上這兩畝地已經劃歸到他自己的農業合作社名下了。
自從上一次自己種完一批靈芝以後,暫時再沒有再種植,因為現在已經讓村民大規模的種植了,如果自己再種植的話,生長期太短,和彆的村民種植的時間不一樣,不好解釋。
他準備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在空間裡少量種植一點,之前沒有在空間種植,主要考慮到空間沒有風和陽光,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種,他心裡也沒譜。
說乾就乾,他馬上把所有的貨架全部移到空間內,按照目測的空間大小也就不到二百個平米大小,隻算院子的話可能也就是六七十個平米,十幾組貨架如果均勻的放在院子裡,幾乎可以說擠得滿滿當當的了。
當嚴文斌把所有貨架都拿到院子裡的時候,卻驚奇的發現事實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他認為這些貨架足以鋪滿整個小院了,但現在看來小院還是那麼大,放貨架這塊地方好似吹氣球一般憑空變出來一截。
這可把嚴文斌驚住了,原來這空間不是普通空間,具有芥子空間的功能,當真是一大寶貝呀!
之後嚴文斌又把貨架了移到空間內專門存放物品的那一間,果然十幾組貨架全部都可以塞進去,從外部看這儲物房間沒有變化,但是內部變大了數倍了。
最後嚴文斌還是決定把十幾組貨架全部放到儲物的那個房間內,放到外麵院子裡和放的房間是一樣的,都沒有風沒有陽光,再說放到院子裡還不好看。
這一次靈芝菌棒運送過來的時候,預定的是一萬五個株左右,但是為了避免路上有損耗,廠家多配送了五百個過來,雖然有一些損耗,但是最後還剩兩百多個讓嚴文斌全部放到了空間裡了。
這一天中午,睡在躺椅上正在院子裡閉目養神的嚴文斌收到了柳東玉打過來的電話,說是檢測報告已經出來了,已經拍照發到他的手機上了,同時也給他提了一個條件,檢測報告不需要他花錢,但是要把這批蒲公英賣給她們。
當下在手機裡嚴文斌也沒有說死,隻是說先看一看檢驗報告再說,果然各項檢測指標均遠高於野生的蒲公英含量,基本上都高出一倍有餘,另外也沒有檢測到重金屬硫化物以及農藥的殘留,可以說是純綠色的中藥材。
看到這些數據,嚴文斌心裡麵就非常有譜了,不過蒲公英本身就不是名貴中藥材,最後也隻是以二十元每公斤的價格,把這六百公斤的蒲公英全部賣給了柳冬玉,當然這個價格在全國藥材批發市場行情來說已是天價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收到款以後,嚴文斌叫上愣小,兩人買來了幾十個紙箱子,把蒲公英打包好走物流發走了,現在愣小算是她們農業合作社應聘的第一個正式員工了,這個是簽了合同的,並且嚴文斌承諾會給所有員工購買五險一金等保障,工資當然也就不是一天一發了,而是改成一月一發,保底工資暫定三千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從蒲公英采收到銷售整個環節愣小全程參與了,當然嚴文斌也特意的露了露口風給他說是這點蒲公英賣了六七千元,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村裡人知道種藥材也是能發家致富的,當然實際是賣了一萬兩千多塊錢,對外宣傳有所保留罷了。
果然經過愣小大嗓門的四處宣傳,很多人都來找嚴文斌詢問相關的情況,不要說農村人笨,其實都是非常精明的,半畝地賣了六七千,如果種一畝那就是一萬多塊錢,這僅僅還是種了兩三個月,一年種兩茬那可就收入兩三萬了,一次性種上畝那妥妥的小康了。
人性都是趨利的,隻要有利可圖有的是人乾,不過嚴文斌也要把相關的利害關係說清楚,種植中藥材固然是利潤豐厚,但也保不準會遇到天災人禍,導致顆粒無收或者是少收,這個就需要自己承擔責任了。
嚴文斌統計了一下村裡有意向種植中藥材的人,大約十幾戶人家,基本上都是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大部分人家在縣城上班的經濟條件好的,也不可能扔下工作回來種地掙這點錢的。
把有意向的所有人召集起來,在農業合作社的辦公室開了個簡短的會議。
本次會議主要議題有四條,第一條是有意向包地種藥材的,農業合作社統一出種子,但是要現金購買,收成以後合作社統一保價收購,如果是自行購買種子種植以後的不享受保價收購的政策。
第二條是與農業合作社簽訂合同以後,所有種植的中藥材不允許打農藥,施肥也隻成施有機肥或者是農家肥。
第三條是為了產品的多樣性,希望種植戶不要隻種植速成的中藥材,像一些黃芪,黨參,天麻等種植年限比較長的中藥材也要種植一些。
彆看這些中藥材種植年限長,但是價值高,不像蒲公英這麼便宜,總的來說投入與產出還是非常合適的。
最後還有一條凡是與農業合作社簽訂合同的農戶,所有藥材收成以後隻能賣給合作社,不能賣給外人,否則就取消合作的資格。
凡是願意遵守以上四條的農戶,都可以和合作社簽訂長期的合同,保證優質的種子和保證高出市場價格收購,另外農業合作社也會為農戶購買種植保險,減少農戶的風險。
這十幾戶人家村裡都是有地的,多的人家兄弟幾個可能畝地,少的也有七八分,大部分人還是願意接受這個條件,畢竟自己的地也不用掏錢,種子也沒幾個錢,綜合算下來沒有什麼大的投入,還是可以一試的。
其實這大部分人還是想種一些速生的中藥材,但是北方的天氣很快就會變冷了,所以嚴文斌建議大家,如果想冬天也有收成,有經濟條件的可以選擇蓋大棚,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速生的中藥材。
蓋大棚這個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很多農村有蔬菜大棚,投入幾千上萬不等,就看有人願不願意去投資這個成本了。
到最後隻有兩戶人家願意投資蓋大棚種藥材,對於這樣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嚴文斌後續是準備給一些政策傾斜的隻有讓他們種成功,多掙錢了才能起到帶頭表率的作用。
至於剩下的農戶今年就先這樣了,等明年開春發了種子再開始種。
目前看來隻發展了兩家合作戶今年開始種植的,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其他人看到這兩家明年掙到錢以後,相信又是另一個光景了。
喜歡都市土地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市土地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