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到一個明星老婆!
母女倆將菜一樣一樣端上桌,最後拿了碗筷招呼著宋益生和唐易洗手吃飯。
張淑英的手藝很好,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滿滿一大桌子菜非常豐盛,看上去就色香味俱全。
唐易在張淑英的招呼下,挨著宋依依坐了下來,宋益生跟著也拿了一瓶酒過來,一瓶白酒,“小唐,喝一點?”
雖是一個疑問句,但對宋益生來說卻是肯定句,灌他點酒就當下馬威了,灌醉了也好套話。他們夫妻倆早已經商量好了的,打算試試唐易的成色,直接開了瓶。
“好的,我陪叔叔喝一點。”
唐易酒量不是很好,像那種梅子酒度數低還好,不怎麼醉人,平時也就幾瓶啤酒的量。白酒嘛,就喝得較少,不敢多喝,想來也喝不了多少。
但今天這個場合,不喝肯定不行。再說剛才跟宋益生聊得也不錯,人老宋肚子裡確實有很多墨水,簡簡單單一些話都能引經據典地信手拈來,尤其是涉及到古代曆史的一些知識點,那是讓唐易大開眼界,跟這些文化人聊天,感覺自己都被熏陶了。
要不是唐易有地球的記憶,兩個世界又這麼相似,他還可以插幾句話,不然也就是像網友那樣“臥槽”、“牛批”、“吊爆了”的一頓感慨。
好歹也是個編劇呢,大小也算是個文化人,這樣一來顯得自己多沒水平。
宋益生拿過兩個小酒杯,邊倒酒邊說道“來來來,吃菜吃菜。先吃點菜,嘗嘗你阿姨的手藝。”
張淑英也說道“也就是隨便做了一些,都是些家常小菜,小唐你嘗嘗合不合你口味。”
唐易吃了一口菜,味道很好,趕緊誇讚道“阿姨的廚藝沒得說,比外麵大酒店的大廚做的還好吃。”
人家做這麼多菜招待他,再不懂事的人也知道誇一誇,說一說漂亮話,再說確實很好吃,他也沒那麼多忌口的。
張淑英夾了一個魚頭用自己的碗虛接著放到他的碗裡,笑著說道“喜歡吃就多吃點,彆拘禮,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你是做編劇的,經常動腦子寫劇本,吃個魚頭補補腦。”
唐易趕緊端起碗來向前伸了一點距離去接,人家長輩都給你夾菜過來了,還是注意點,該有的飯桌禮貌還是要有的。
宋益生把倒好的酒遞給他,“來,小唐,喝一杯。”
唐易也是雙手接過,碰杯時矮了好大一截,“叔叔,我敬你。”
這個杯子比較小,一杯也就兩三錢左右,他也就一口乾了。
味道確實很醇,醬香型的白酒喝著確實比較順。但度數對唐易來說有點高,趕緊吃了一口菜壓一壓。
吃了一會兒飯,唐易也很懂規矩,繼續敬了宋益生三杯。
張淑英好似不經意間問道“小唐,你家裡父母身體好吧?”
唐易知道她不是問身體情況,而是問家庭情況,點了點頭說道“我爸媽都挺好的,他們都在區縣裡,我媽開了個小超市,我爸在一家小廠子裡當工人。”
隨即唐易就把自己家庭的一些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聽到唐易說的這些家庭信息,張淑英有點感慨道“現在的生活好了,隻要願意乾活怎麼都餓不著。隻是賺錢也不容易,背井離鄉到那些大城市去打工,又要受人白眼被當成是外地人,又要熬夜加班為多掙一些辛苦錢···”
“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外麵再好,也比不上家鄉好。現在你爸媽也回來了,雖然說是在區縣裡,但也比那些大城市近得多,有什麼事情也方便互相照應。”
“而且你也出息了,將來肯定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想過將來把你爸媽接到市裡來?”
唐易看著宋益生要給他倒酒,趕緊去接過酒瓶,先給他倒滿。
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這點道理唐易還是懂的。
和宋益生再喝了一杯酒,聽到張淑英的問話,想了想回道“這個暫時倒沒有想過,一是自己目前也沒有錢在市裡麵買房子,二是他們在區縣裡,也還經常回農村老家去住住。農村裡的房子,雖然也是磚瓦房,但時間長了不住人,老化的很快。”
確實,農村的房子經常不住人的話,時間久了,不止牆麵會開裂,磚都會裂開,他們村原來有一家去外地工地上做包工頭,後來發達了在外地定居常年不回來,那個房子都變成了危房,村裡還立了牌子不讓靠近。
唐易吃了一口菜繼續說道“他們年紀也慢慢大了,在熟悉的環境裡還老得慢一點,我也參加工作了,能自己生活,也不希望他們再奔波。再說也離得近,回去最多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想家了也能立即回去。”
其實這個問題,以前家裡也和唐易說過,他父母也是比較開明的,畢竟去大魔都打了十來年的工,也見了一些世麵。知道兒子大了,將來自己也會成立家庭,有自己的一家人,也希望大家分開住,彼此留一點空間也好相處。
唐易又是在電視台工作,那以後肯定就在市麵發展了。等到談了朋友以後要結婚,家裡還是能拿出一些錢來付個首付,隻是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張淑英聽到唐易這些話,她聽得出來這些都是些肺腑之言,對唐易那真是越來越滿意,有能力又孝順懂事,“未來親家”又開明,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她知道宋益生其實一直有點遺憾沒有一個兒子。老宋是個比較傳統的人,一直想有個兒子繼承香火。這倒也不是說老宋重男輕女,隻是他們這一代人的一點執念吧。
當年老宋還是個小老師的時候,他們硬是借錢繳納罰款想生個二胎,卻沒想到還是生了個女兒。那時候計劃生育也管得嚴,能生個二胎都不錯了,後來也就沒有再生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