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義見到敵軍勢大,第一反應是趕緊避其鋒芒,就這樣的思維主導之下遼東軍將士還能死戰才怪。
於是乎四萬多遼東軍兵馬,就擁擠在狹小的廣寧城內,等待著來自於也先的“命運審判”。
而且局勢崩壞還不止如此,北方的女真三部以及西北方向的兀良哈三衛,在太師也先的號令下又征召部落精壯男人,組成了一支接近五萬人的聯軍趕到。
現在也先手中掌控的兵馬又達到接近二十萬人的地步,幾乎四倍於遼東守軍!
望著黑壓壓蒙古大軍圍城,站在城牆上的遼東總兵曹義簡直是滿麵愁容。當初廣寧城被襲擊,韃靼部跟女真聯軍不算多,還能找到突圍的空間。
如今城外堪稱是天羅地網,想要逃出生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曹總兵,朝廷方麵軍報不是說韃虜倉皇北撤,為何還會有如此聲勢圍攻遼東?”
遼東左副總兵焦禮估摸著圍城的蒙古兵馬數量,簡直感到滿心的差異。
兵部尚書於謙傳過來的軍令中,明確說在京師城下擊退了韃虜的進攻,並且對方傷亡慘重正在往關外逃亡,命令遼東軍出擊堵截敵軍撤退路線,從而完成合圍。
以目前形勢來看,真是丁點看不出太師也先有倉皇北撤的跡象,甚至就連兵馬好像都沒有損失多少,京師方麵“傷亡慘重”結論到底怎麼得出來的?
“求援信使已經派出去了嗎?”
事情已經到這種地步,曹義沒心情去計較於謙的戰報真偽,他隻想知道信使有沒有派出去,能不能儘快看到援軍的到來。
“總兵放心,韃虜圍城之前就已經派出了十幾路信使,必然能成功把遼東局勢告知朝廷。”
“嗯。”
曹義點了點頭,現在唯一的生機就是朝廷派來援軍,想要靠自己在這冰天雪地中突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與此同時,站在另外一側的遼東右副總兵施聚開口道“總兵,寧遠衛是座小城,城池高度跟厚實程度,恐怕難以抵擋韃虜的進攻。”
“京師援軍按照預計最快速度,至少都得十日才能抵達山海關,甚至是更久。”
“如今將士們士氣低迷,末將擔心難以抵擋。”
施聚說的十日,其實還是最為樂觀的預計,如果韃虜有兵馬在後阻攔拖延,以及目前大雪飄落的天氣,一個月後援軍才能抵達都不意外。
孤立無援依托一座小小的圍城迎戰二十萬韃虜,施聚幾乎沒有任何的信心。
“就算無法抵擋,難道我們還能像放棄廣寧城那樣,放棄寧遠衛嗎?”
曹義帶著一股憋屈的怒意斥問了一句。
其實他之前也能稱得上一位名將,征戰沙場數十年無數次吊打女真跟兀良哈三衛。卻沒想到接近暮年,反倒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那一股銳氣,放棄廣寧城更等同於放棄了一世英名。
對於部下的背後輕視跟不信任,曹義心裡麵都沒有,棄守廣寧城這種事情做過一次,哪怕就是戰死在寧遠衛,他也不想再做第二次。
人活著就為爭一口氣,一個連部下都不信任的主帥,還有何顏麵統帥大軍?
“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施聚意識到自己觸碰到了曹義的啟齒之事,趕忙拱手表示歉意。
可能也是意識到自己過於敏感,曹義長歎一口氣道“幾十年搭檔,我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可對麵是太師也先率領的瓦刺戰兵,合圍已經完成絕無突圍的可能。”
“與其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被韃虜追殺,吾更願與諸君一同馬革裹屍!”
這次曹義下定了決心,再也不會棄城逃亡。如果連自己這個主帥都沒有必死的決心,那麼接下來的場麵就會如同之前接觸戰一樣,瞬間一敗塗地!
困局,隻有抱著必死決心,才能有破局的希望!
另外一邊廣闊的海麵上,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沉憶辰率領著三萬多馳援兵馬,經過十來日的航行,已經抵達了遼東的海域。
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沉憶辰收到了先行派出去探路以及傳遞消息的快船回報,他們遇到了遼東軍派出去的信使,目前主力部隊已經被蒙古大軍,給圍困在寧遠衛城。
得知這個消息後,沉憶辰就直接站在船頭,吹著已經有些凜冽的海風,思考者接下來的應對方案。
敵眾我寡,並且兵力數量差距太大,仿佛看不到任何戰勝蒙軍的希望。
“東主,我們還是按照原定計劃馳援遼東軍嗎?”
卞和走了過來詢問一句,臉上神情凝重無比。
按照目前的局勢,沉憶辰率領的這三萬多人,定然不會是蒙古大軍的對手。
可問題是如果不馳援,遼東軍固守廣寧城又能堅持多久?
京師的明軍主力大部隊,就算第一時間得知了遼東軍的情況,想要趕過來增援沒有十天半月也不可能。
此刻沉憶辰算是陷入兩難境地。
“不,就這麼看著。”
“看著?”
聽到沉憶辰的回答,卞和有些莫名不解。
“嗯,看著。”
“遼東軍如果連短時間內都撐不下來,那他們就沒有在戰場上活下去的價值,我更不會讓馳援軍的弟兄白白送命。”
沉憶辰冷漠的回了這句話。
曾經官場教會他什麼叫做善不為官,如今戰場教會了沉憶辰什麼叫做慈不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