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樞隨著對老牌勳戚的打壓,讓於謙剝奪五軍都督府權力執掌軍務,以及地方推行巡撫鎮守製度,加之沉憶辰這一屆內閣新人強勢,已經出現了文尊武卑的趨勢。
越是這種變革階段,沉憶辰越是要注意對於武將的尊重,如果連自己都習慣了妄自尊崇那一套,容不得地方將領的質疑,那麼身處朝廷中樞的文官集團,還會拿正眼看邊關武將嗎?
沉憶辰這般拱手回禮,與之前判若兩人的親和態度,讓梁丘宏有些受寵若驚,趕忙弓腰開口道“朱都督駐紮在居庸關的京營兵馬,是為了從西翼合圍兀良哈三衛,如今沉閣老把他調到更為北方的都司駐地廣寧城,那如何征討兀良哈三衛?”
麵對梁丘宏的詢問,沉憶辰笑著回道“誰說本閣部現在要征討兀良哈三衛了?”
額……
聽到這句話後,梁丘宏呆呆站立在原地,簡直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朝廷的公告部署,已經下發到各級衛所指揮官手中,蓋了兵部大印的公文難道還能作偽嗎?
望著寧遠衛指揮層軍官目瞪口呆的模樣,沉憶辰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用著一種冷若寒霜的語氣說道“擒賊先擒王,本閣部的目標就是義州瓦剌部!”
天聖汗也先利用一招聲東擊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義州城,確實玩的無比漂亮。放在正常的曆史上,斬斷了遼西走廊的通道,可謂搶占了絕對的戰略優勢,讓明朝兵馬進退不得,繼續征討兀良哈三衛的計劃大概率流產。
但是很可惜,一輩子縱橫草原的也先,根本就無法理解大航海時代的變革。掌控了大明寶船艦隊的沉憶辰,根本就不需要通過遼西走廊去連接,他可以在遼東灣任何一處地方登陸上岸,集中優勢兵力對蒙古兵馬進行碾壓!
這種情況很類似於清末,明明坐擁百萬八旗綠營兵,卻麵對可以在萬裡海疆處處登陸的洋人束手無策。這裡麵除了體製武器的落後外,實際上很多場局部戰爭兵力上也沒多大優勢,簡直有力無處使,對方根本不會跟你打陣地消耗戰。
既然也先想當這個出頭鳥,那沉憶辰乾脆放兀良哈三衛在一旁不管,集中優勢兵力攻打義州城。朱儀率領三萬京營精兵,馮正北伐軍四萬精銳,遼東軍都司駐地廣寧城,再怎麼樣抽調兩三萬人應該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在也先完全料想不到的情況下,沉憶辰能瞬間集結十萬兵馬,從左右兩翼合圍義州城。
原本截斷遼西走廊的釘子,攻守之勢轉換成為了甕中之鱉。另外也先占據義州城,還相當於放棄了蒙古人最為擅長的騎射野戰,跟明軍打城池攻防戰,那怕是嫌自己命活的太長!
聽完沉憶辰對於戰略的部署,卞和畢竟跟隨的時間久了,見識過用海船調兵遣將的運用,於是在臉上流露出驚歎的神情。
隻能說沉憶辰不愧是成國公之子,繼承了武將的血脈,這番操作簡直神來之筆,堪稱天生的統帥。更為讓人佩服的是,東主對於水師的理解,遠遠超乎朝廷文武百官,劣勢局麵硬是被他扭轉成了優勢。
相比較卞和,寧遠衛指揮層臉上神情更多是一種茫然,大明禁海這麼多年他們已經被打上了思想鋼印,壓根就對於各種跳板登陸戰沒有任何意識想法。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沉憶辰的戰略思維根本就不屬於這個時代,有了下番艦隊的支持後更是如虎添翼,堪稱降維打擊。
“那全力攻打義州城,兀良哈三衛會不會趁機偷襲,導致我們腹背受敵?”
梁丘宏畢竟是個老將,他暫時無法消化沉憶辰對於大規模海運的應用,但依然意識到這套戰略中的缺陷。比如兵馬全部集中合圍義州城,那相當於對兀良哈三衛置之不理,對方有豈會老老實實作壁上觀。
“幾條狗叫的再響亮,它也成為不了一群狼。”
沉憶辰輕蔑的繼續說道“梁衛司,難道你們寧遠衛沒跟兀良哈三衛交過手,大明虎賁何時把他們放在眼中過,膽敢齜牙咧嘴本閣部分兵迎擊便是,就怕他們不來!”
“另外忠國公石亨總兵九邊,他在本閣部離京之時,已經與昌平侯楊洪前往宣大防線。既然也先已經暴露了自己主攻的遼東目標,那麼大明邊軍又豈是一群窩在龜殼裡的王八?”
“寇可往,吾亦可往!”
說這番話的時候沉憶辰可謂是豪情萬丈,絲毫感受不到文人儒雅的氣息,更沒有義州城被韃虜攻陷,處於戰略劣勢下的消極狀態。
不是沉憶辰看不起兀良哈三衛,左右逢源的牆頭草當久了,看似圓滑無比兩邊占了便宜,實則對於本部將士的驍勇善戰士氣,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根本培養不出武死戰的決然。
就好比正統九年成國公朱勇率兵征討,兀良哈三衛簡直是一擊即潰,各種避戰不接。再到後麵土木堡之戰、京師守衛戰、以及遼東之戰,兀良哈三衛也是把狗腿子氣質扮演十足,各種想著跟在瓦剌部後麵撿漏。
用後世的名詞來形容,妥妥的皇協軍或者仆從軍風範,根本不配與瓦剌、韃靼三分蒙古天下!
再加上石亨的勇猛沉憶辰可謂親眼見證過,人品跟能力是兩種毫無關聯的東西,不管石亨有多麼心胸狹隘,狂妄驕橫,都改變不了這家夥是一員猛將的本質。
石亨剛剛晉升忠國公,立功心切極其想要在景泰帝朱祁玉麵前證明自己。現在發現也先的主攻方向根本不在宣大,沒有防守壓力的情況下,沉憶辰相信以他的性格,絕對會主動出擊謀取戰功。
既然早在朝會上麵,石亨就主動示好想要分一杯“戰功”,那麼兀良哈三衛這個軟柿子,沉憶辰不介意先讓對方捏捏,也相當於幫自己緩解了後顧之憂。
“沉閣老教訓的是,末將羞愧!”
梁丘宏麵對沉憶辰的言語漲紅了臉,自己身為武將在彪悍勇武這方麵,居然還比不上沉閣老這樣的文臣。兀良哈三衛作為常年練兵對象跟手下敗將,寧遠衛與他們交手過多次,何時畏首畏尾過?
看來瓦剌部的崛起,以及天聖汗也先的入關,確實不經意間生出了一絲膽怯跟弱懦,沒有早年間視蒙古韃虜為待宰豬羊的底氣。
同時還讓梁丘宏意識到外界傳言非虛,沉閣老確實不負“出將入相”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