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開疆拓土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勳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成了大明勳戚 > 490 開疆拓土 (二合一)

490 開疆拓土 (二合一)(1 / 2)

我成了大明勳戚!

卞和嘴中的趙緹帥,就是錦衣衛指揮使趙鴻傑,錦衣衛乃天子親軍,指揮使地位遠高於正常衛所指揮使,一般情況下會尊稱為緹帥。

沉憶辰這一年多來雖然征伐漠南蒙古,但卻始終跟趙鴻傑保持著書信聯係,以此來了解朝中局勢變化。

奪門之變結束後,曆史改變明英宗朱祁鎮賓天,意味著景泰帝朱祁玉徹底坐穩了皇位,同時皇權傳承最大的威脅從皇兄轉變為了皇侄朱見深。

他一直想要易儲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可是宗親藩王加上傳統儒家文官集團,均無法接受太子無過被廢,並且早在景泰帝朱祁玉繼承大統之位的時候,就與宗親和文官集團達成了協議,帝脈要傳承回嫡長子朱祁鎮一係。

親王宗室就藩在大明各地,想要一個個說服他們很明顯不太現實,朝中大臣就是景泰帝朱祁玉的主攻目標。隻是很可惜,一年多來在文官集團中勸說收效甚微,哪怕視為親信的內閣首輔陳循,在易儲這個問題上都打著馬虎眼,始終不明確表態是否支持。

相反提拔的忠國公石亨等一眾新貴勳戚,對於什麼儒家的禮法傳承不感興趣,信奉誰的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堅定支持景泰帝朱祁玉易儲。

但問題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整個武將勳戚集團處於沒落期,曾經叱吒朝堂的諸多公侯僅剩下成國公朱勇一人,這還是靠著護駕勤王之功才複爵的,遠遠達不到當初如日中天的權勢。

區區一個忠國公石亨跟幾個新貴,拿什麼跟朝中的文官集團鬥?

更彆說忠國公石亨本身就毛病頗多,行事又各種飛揚跋扈,三番兩頭就被科道言官上疏彈劾,想要挑戰整個文官集團還是差距太大。

不過很多事情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有沒有拿出態度又是另外一回事,石亨對於易儲的堅定支持,讓景泰帝朱祁玉對於他可謂是特加恩寵,言無不從。

哪怕景泰元年魯莽率領宣大邊軍出征慘敗,事後都沒有任何的問罪處罰,僅僅不痛不癢的斥責兩句。並且造成重大傷亡後,石亨利用自己總兵九邊的權勢,讓親族填補到邊軍將領中。

目前為止宣大方麵中高層將領,有半數是石亨的親族子弟,隨著追贈穎國公的宣府總兵楊洪去世,可以預測到未來這個比例還會往上提升,這才有了卞和的那句非家國之福。

對於朝堂一年多的變化,沉憶辰在天聖汗也先的重壓下,壓根就沒有精力去過多關注。亦或者說就算關注了又如何,到了公侯這個級彆的爭權奪勢,哪怕身為內閣大臣想要插手都有心無力。

“於少保還是太剛正孤傲,堅持本心就注定跟皇帝漸行漸遠。”

沉憶辰唏噓的回了一句,雖然他人不在廟堂之高,但依舊能敏銳的看穿事情本質。

忠國公石亨的崛起,一方麵是他作戰威猛,有萬夫不當之勇,加之至少在明麵上對景泰帝朱祁玉足夠忠誠。另外一方麵就在於,皇帝需要他這麼一號人物備受恩寵,來平衡朝堂上各方勢力格局。

於謙在京師圍城的國難之際,給他放權有點過多,太子少保加兵部尚書並且總督天下兵馬,這份權勢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凡是個有野心的權臣,可能連皇帝都能操控。

這就是為什麼朱祁玉對於謙忌憚頗深,乃至於有些提心吊膽害怕他謀逆。

偏偏於謙兩袖清風,人品毫無瑕疵堪稱聖人級彆,想要找點過錯削官降權都找不到。並且到了這個級彆的官員,還有力挽狂瀾救國的聲望跟功勞,你要搞個什麼“莫須有”問罪,恐怕會引發天下震蕩,史書裡麵都得唾罵兩筆。

沒辦法,奪權不了那麼就隻能扶植另外一方勢力去平衡,新貴石亨的火速封爵升官,就是為了平衡於謙手中掌控的兵權,同時對老牌勳戚進行打壓,防止他們繼續效忠朱祁鎮一脈。

如果於謙能圓滑一點,順從景泰帝朱祁玉易儲,然後再想辦法整點罪名自汙,可能忠國公石亨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深受倚重,愈發的膨脹攬權。

但這個世間沒有如果,沉憶辰除了唏噓外,同樣很慶幸曆史改變後,於謙依舊是那個不變的於謙。無論朝堂變化如何,還是烏雲遮日,他永遠是那道不滅的光。

沉憶辰能在誘惑跟權勢下堅守本心,很難說這裡麵沒有於謙榜樣的力量。

“是啊,於少保這麼多年始終沒變過。”

卞和同樣感歎了一句,然後把話題轉入正題道“東主,那回京諭令現在就告知將士們嗎?”

“告訴他們吧,將近兩年征戰塞外,估計早已想念家中親人。另外這一戰過後,福建跟山東衛的將士們,估計能真正回家了。”

福建跟山東兩衛兵馬,本來僅僅是國難之際的勤王軍,理論上京師之圍解除後,他們就應該返回原駐地。但是沉憶辰名義上是內閣文官,實際上卻一直執掌武事,必須要一支可靠的兵馬調用。

徹底消化漠南蒙古需要一段時間,短時間內大明應該不會大規模征伐草原,相反會更多在繼承了脫脫不花汗位的猛可身上下功夫,儘可能挑起蒙古的內部法統鬥爭,壓製他們的實力增長。

那麼山東跟福建兩衛,從正統十三年便跟隨在沉憶辰身旁征戰的將士們,這次可以回家團聚了。

“是,東主,屬下告退。”

卞和默默的退出了沉憶辰的書房,沒過多久屋外就響起了一片歡呼雀躍聲。

不管將士們多麼信任崇拜沉憶辰,思念家人跟家鄉的情緒,隨著離開越久與日俱增,這是人之常情。

景泰二年十二月初,定襄伯郭登率領著五萬邊軍跟班軍聯合兵馬,來到了漠南蒙古接替沉憶辰駐防。

從路程上來看郭登鎮守的大同府,距離漠南蒙古最近一座衛城不過百裡之遙,可是受限於職責所在,他跟沉憶辰之間除了偶爾書信上的往來,一直都沒有見過麵。

望著那張迎接自己的年輕臉龐,定襄伯郭登一時間感慨萬千,策馬來到了沉憶辰麵前說道“沉閣老,百聞不如一見,你我今日終於能相見了。”

聽著郭登的話語,沉憶辰帶著笑容拱手道“是啊,定襄伯的赫赫威名本官仰慕已久,如今算是得償所願。”

“過讚,沉閣老盛名放在邊塞,何嘗不是如雷貫耳?”

郭登這句話倒不是刻意恭維沉憶辰,確實文官能做到威震漠北九邊的,朝廷百官僅有沉憶辰一人,就連兵部尚書於謙都得稍遜風騷。


最新小说: 冰雪與狐蘿卜 曆史我亂穿 東莞的集體夫妻房 詭事密錄 官場:從基層開始踏上權力巔峰 搬空家產隨母改嫁,在大院當團寵 諜戰:我有萬惡之王係統 克係腐潰邪神,從密大教授開始 冷婚三年,提離婚他卻跪了 穿成殘疾大佬的原配肥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