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是武安侯鄭宏無法反駁,在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背景,就連明良帝朱見清都不敢公開否認先帝遺詔,真以為托孤大臣僅是一個什麼虛名?
果然麵對沉憶辰的反問,武安侯鄭宏愣在了原地,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畢竟景泰帝朱祁玉臨終前,朝堂大臣中與沉憶辰相處的時間最多,交代了什麼遺言外界也無從辨認真偽。
更彆說遺詔是實打實在先帝靈柩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讀出來,乃目前大明王朝最大的法統依據,誰都沒有資格去否認。
“本公同樣身為托孤大臣,怎不知道先帝把天子親軍托付給了沉元輔?”
意識到先帝遺詔的威力,已經徹底超乎了武安侯鄭宏的彈劾範圍,忠國公石亨彆無選擇,隻能自己親自上陣與沉憶辰對壘。
“先帝臨終前不見外臣,公爺不知諭令很正常。”
簡單的話語,卻彰顯與皇帝關係的親疏有彆。
先帝托孤顧命的後事,全部由沉憶辰一手操辦,這是朝野內外眾人皆知的事情。
除非石亨有絕對的證據,亦或者大不敬否定先帝遺詔,那麼沉憶辰就處於不敗之地!
說實話走到這一步,著實有些出乎石亨的意料,他沒有想到此子做事會如此滴水不漏,壓根就抓不到什麼把柄。不過石亨還有最大的殺招沒有用出來,那便是沉憶辰跟於謙之前,想要誅殺自己的閣部廷議!
很多時候真相如何,有沒有證據其實並不重要。就好比曆史上於謙被冤殺,僅僅憑借“意欲”兩字就定了罪,一旦閣部廷議大九卿認定沉憶辰有不軌之心,就算他舌燦蓮花又有何用?
這時候隻見石亨把目光望向了禦台上的明良帝,抱拳請命道“陛下,臣懇請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共同判定沉元輔是否欺君罔上有不臣之舉!”
此言一出,本來已經安靜不少的奉天殿內外,百官們再度一片嘩然起來。
“閣部大九卿廷議來定沉元輔的罪,這怕是於禮不合吧?”
“陛下年幼無法親政,你說這世上還有誰能定宰輔之罪,總不可能讓曹吉祥直接禦筆批紅吧。”
“可問題是開了這個先例,是不是有些僭越皇權了。”
“之前於少保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定了忠國公依律論斬,早就已經把廷議給淩駕於皇權之上了。”
朝會官員們議論紛紛,其中有些人敏銳的發現了問題關鍵點,那就是閣部大九卿的廷議範疇,已經遠遠超過了大明曆朝曆代,開始有了繞過皇帝審判國公、宰輔的權力。
要知道以前這可是皇權的專屬,到底該說是僭越,還是該說因時製宜?
“咱家認為忠國公此舉可行!”
文官集團已經被石亨拉攏,這是曹吉祥早就商議好的對付沉憶辰計謀,現在終於走到了閣部大九卿這步,未免夜長夢多曹吉祥顧不得有宦官乾政的嫌疑,越過皇帝提前表達態度。
不過曹吉祥終究還是不想授人以柄,說完這句話後趕忙俯身麵向明良帝朱見清問道“沉元輔是否有罪,就交給閣部重臣們定奪,萬歲爺您意下如何?”
很明顯以朱見清的年齡,連閣部大九卿廷議是什麼都搞不懂,麵對曹吉祥詢問出於本能的信任,他下意識就準備點頭答應下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賢站了出來大聲喝道“豈能以莫須有的罪名,就濫用閣部大九卿廷議問罪,臣反對!”
不僅僅是李賢一個,商輅後腳就跟了出來道“有罪推定會致使朝堂百官人人自危,臣附議大塚宰,反對廷議!”
“臣附議大塚宰。”
內閣元老高穀,順勢站了出來表明態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如今朝堂已經被年輕官員接管,高穀做到了告老還鄉的準備,基本上不再過多的參與政務跟朝堂爭鬥。
但此事關乎沉憶辰,他就不能坐視不理,畢竟當年答應了楊溥要助此子權傾朝野,高穀還想看看這位年輕人能打造出一個怎樣的大明!
“臣附議大塚宰。”
戶部尚書年富緊隨其後。
說實話他在景泰帝廢後易儲這段時間,並不在京師中樞任職,對於先帝是否真的留有諭令遺詔不清楚。
可年富非常清楚忠國公石亨的野心,隻要沉憶辰被打倒之後,那麼朝野內外再無能壓製他的大員,帶來的後果可能比沉憶辰有不臣之心還要嚴重。
隨著沉憶辰在閣部高官中幾位“黨羽”站出來後,剩下的閣部大九卿就沒人吭聲,甚至就連兵部尚書於謙都不為所動。
不過與其他人單純站隊不同,於謙之所以不出來附議李賢,就在於他不是一個雙標的人,並且從心底裡麵願意遵守程序正義。
要知道忠國公石亨的定罪,就是於謙主動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並且為了不徇私枉法,石亨惡意報複調任獨子前往邊疆送命,於謙都沒有用公權去阻止。
沉憶辰到底有沒有罪,不應該由親疏關係決定,而是要由廷議證據決定。如果連廷議都沒有召開,又豈能徹底排除嫌疑?
見到這一幕的出現,石亨臉上浮現出一抹勝利者的笑容,沉憶辰確實依靠著從龍之功,往朝堂閣部高官中安插了一批親信。
但終究還是太過年輕導致底蘊不夠,閣部大九卿中的大部分高官,依舊是由傳統文官集團把控。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自己是怎麼被逼入困境的,現在該讓沉憶辰也好好品嘗一下!
隻是石亨臉上的笑容沒有維持多久,就在眾人以為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朝堂上沉寂已久的禮部尚書胡濙,此時出列朝明良帝躬身道“老臣附議大塚宰所言,反對莫須有定罪的廷議!”
什麼?
石亨聽到這話一雙眼睛瞪大到了極致,死死的盯著禮部尚書胡濙的側臉,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私底下接觸,胡濙已經答應了利用閣部大九卿廷議除掉沉憶辰,怎麼這時候會突然反水來了一招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