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憶辰不想展開內戰,那麼就隻能製定“斬首計劃”,讓錦衣衛直接拿下石亨定罪,一旦五軍營跟宣大邊軍群龍無首,光靠著石氏宗族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石亨現在長時間身處軍營,身邊可謂是重兵雲集,沒有單獨逮捕的機會,除非是皇帝下達召見諭令,我們在宮中把他拿下。”
皇帝召見?
麵對趙鴻傑提出來的辦法,沉憶辰並沒有立馬認同,原因在於這條破綻太大。
要知道大明勳戚大多數時候是不參政的,為的就是從根源上避免武人當國的場景發生,特彆是在明朝中後期階段,勳戚的主要工作就是代皇帝各種祭祀跟主持典禮,連軍務方麵的事情都不插手了。
就好比成國公朱勇,處於半退休的狀態長時間不上朝,石亨沒有特殊原因同樣可以不進宮。
換作正統朝或者景泰帝期間,用皇帝的名義把石亨召喚入宮還比較正常。可明良帝這才幾歲,怎麼可能會有商議政事的想法,根本就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去召他入宮。
如此拙劣的方式,石亨不但不會應召,可能還會產生連鎖反應更早起兵。
“拜師禮!”
沉憶辰冷冷的吐出這三個字,他腦海中靈光乍現,想到了最為合適的理由。
“什麼拜師禮?”
趙鴻傑一下沒反應過來,朝沉憶辰反問了一句。
“六月初十陛下將舉辦拜師禮,完全可以用這件事情召喚石亨入宮,並且他還無法拒絕。”
“向北,你打算用自己的拜師禮,去拿下石亨?”
“沒錯,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個人的協助。”
“誰?”
“曹吉祥!”
沉憶辰嘴中吐出這個名字,他之前一直猜不透對方的想法,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一個等待自己跳進去的陷阱。如今有了趙鴻傑密探的左證,那麼至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曹吉祥是真心打算對付石亨。
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背後告發,給自己反應跟準備的時間。
“向北,可我總感覺曹吉祥他沒有那麼好心,與他合作風險很大。”
趙鴻傑警告了沉憶辰一句,閹人往往很容易遭人輕視,以至於到最後發現局勢超脫掌控。
“他當然沒安好心,那麼這次協助剛好可以摸清楚曹吉祥的底牌。”
對於沉憶辰而言,曹吉祥跟石亨是一丘之貉,前者之害甚至還超越了後者。
不過這兩人既然願意“同室操戈”,那麼沉憶辰不介意遞上一把刀子。
見到沉憶辰態度堅決,趙鴻傑沒有繼續多言,他知道自己在謀略方麵遠不如沉憶辰,話說多了無異於關公麵前耍大刀。於是乎換了個話題道“向北,你前段時間叫我盯一下李賢跟沉黨,最近也有了些眉目。”
“說說看。”
“李賢跟徐有貞兩人,拉攏了一批朝中少壯派官員成立沉黨,奉行你經世致用、辨證求是的理念,單單從表麵上看沒什麼問題。”
“這話意思就是內在你發現了問題?”
麵對沉憶辰反問,趙鴻傑臉上流露出一抹複雜神情,為難回道“也不能說是問題,就是沉黨給人的感覺很亢奮狂熱,越是年輕官員越是如此,甚至把你擺在了先賢往聖同等的位置上。”
飯圈嗎?
聽到趙鴻傑這句話,沉憶辰瞬間理解了他為何會流露出複雜神情,儒家門生最後公認封聖的是“程朱”二人,現如今沉黨中人把自己往這個位置上擺。
就連沉憶辰自己,一時都不知道該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古代沒有飯圈這種概念,更多是學派之分,但沉憶辰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卻不是再創造一個聖人去領導這個天下。
早在先秦時代莊子就曾說過“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如同硬幣的兩麵一樣,有聖人就意味著有大盜同時誕生。如果把希望寄托於聖人去拯救世界的話,那麼當這個世界沒有聖人存在,就會變得黑暗無比。
並且話說回來,沉憶辰自己是個聖人嗎?
亦或者說,能一直保持著聖人品性嗎?
這個答桉大概率是否定的,人一旦被披上光環之後,就會被過分的美化生存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裡麵。李賢跟徐有貞這種傳統儒生,他們受限於時代的局限性,並沒有意識到沉憶辰真正追求的東西。
那便是他在西湖證道說過的話語,聖人不是單指某個人,而是看你做了什麼事情,某一天當自己背叛了天下萬民,還能站在先賢往聖同等位置嗎?
“我知道了。”
沉憶辰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李賢跟徐有貞的行為,確實無法簡單定義對錯,如果有時間跟機會的話,沉憶辰會想辦法跟他們談談。
就在沉憶辰跟趙鴻傑談話的同時,忠國公府卻迎來了一位“稀客”,他就是司禮監掌印曹吉祥。
對於曹吉祥的到來,石亨開始並沒有給太多好臉色,畢竟這個權閹已經擺明了趁火打劫,想要把手伸進京營之中,這已經觸及到了石亨的底線。
但是很快石亨就轉變了態度,原因就在於這次曹吉祥前來,不再是之前的慫恿一番,然後躲在後麵想要漁翁得利。相反是開門見山的表明來意,他準備調動騰驤四衛配合五軍營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