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塵歸塵,土歸土。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植物,你在這世間借來的能量,死後都是要還回去的。
這話真的不假。
當初辛家老爺子借了老樹根的一口仙氣兒,給這平平無奇的笨騾子開了眼,種了慧根。
你以為你占了那槐樹根的便宜,實際上,人家早就在你身上種下了種子。
果不其然,等這騾子死後,它借來的能量,就又都還回去了。
又變成了一株槐樹。
說到槐樹,咱們再講個跟它有關的小故事。
我以前去過華南的一個地方,那裡高溫高濕,就是槐樹特彆的生長環境。
那裡的槐樹比原產於北方的槐樹都要高大粗壯。
由於槐樹較多,所以那裡的槐木就衍生出了諸多的生意。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槐木棺材。
那是十幾年前了,我受邀去華南的道家協會開會,路過了一個叫做元槐鎮的地方。
起初我們一行人是被那清新淡雅的槐花香吸引過去的。
結果進了那小鎮,又被裡頭的美食美景給吸引了,當即就在那裡的旅館住下了。
晚上吃了飯,我和幾個朋友出去遛彎兒消食。
打老遠就看見幾輛往城裡運槐樹的大車。
我們幾個朋友都是北方人,一看見那大車上麵還沒有砍掉的槐樹的巨大樹冠以及飄香的槐花。
頓時就都異口同聲的說了聲:這是槐樹啊?!
旁邊過路的當地人就告訴我們,說這還不算是真大的槐樹,在山裡,最大的槐樹幾個人合抱都抱不過來!
這些頂多算是中等個頭兒的,趁著木質好,纖維還沒變脆變老,就砍下來做木材用了。
說完他看了看那輛拉貨的車的前行的方向,又補了一句,說這些木頭是要做棺材用的!
我們幾個都是道門中人,自然知道槐木屬陰易招鬼,按理說是不適合做棺材的。
好奇之下,我們就跟著那輛車走,來到了鎮裡唯一一家棺材鋪——槐記的門前了。
那老板瞧見我們幾個在外麵張望,還以為是來客人了。
但是道上規矩,賣棺材的嘴上得留神,不能輕易問人家,而是得換個吉利的說法。
見棺發財嘛,所以華南地區的老板上來都是問:幾位老板發財啊?
我們幾個就搖搖頭,說我們是遛彎兒溜到這兒的,頭一回看見這麼粗大的槐樹,好奇過來瞧瞧。
老板也是笑笑,說您幾位是外地人吧,喜歡樹可以白天進山去,那兒的槐樹才叫漂亮呐。
說完人家就幫著卸貨了,我們幾個站在那兒也著實礙手礙腳,於是就離開了。
在元槐鎮住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們原本都要離開了。
結果就在店裡吃早點的時候,聽見旁人講,說槐記老板今兒早上人沒了。
鎮上好多買過他們家棺材的,都去他們家幫忙準備身後事去了。
我們幾個聽得也很詫異,覺著這真是世事無常啊。
那天晚上瞧見老板的時候他還好好地,結果就三天沒見,他竟然就走了。
想著我們也算是有一麵之緣,我們幾個吃完飯,就也過去了一趟。
誰知道一到了槐記,就看他們家店門口擺出來了好幾口棺材。
門口站著兩個戴著孝帽子的年輕人,看模樣和那老板有七分像,看來應該是他的兒子了。
那倆孩子緊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幾口大棺材,強忍著怒吼問幾個夥計,說:你們確定麼?這幾口棺材都抬不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