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高厚德抬起頭看向羅曉明。
“羅縣長,既然你覺得不應該由陳縣長主持,那你說說,誰合適?”
羅曉明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閃爍。
“我覺得讓縣政府辦公室的張明凱,張主任來主持比較合適。”
他頓了頓,補充道。
“張主任是萬壽村人,為人謹慎細致,剛進入體製內的時候,就是在審計,而且在縣政府工作多年,也參與了這次的項目,對各項事務都非常了解,由他來主持審計工作,一定能做到公平公正。”
羅曉明沒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大家都聽得明白。
而且有一點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這個張明凱是他的人。
會議室裡更加安靜了。
在場的人大多都低著頭,像鵪鶉似的。
有的不敢說話。
有的則是不想說。
因為他們都知道,按照以往的慣例,最終會以什麼樣的事情收場。
早就習慣了。
陸江河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口。
茶水有些涼了。
他正準備站起來說話。
忽然,旁邊一個人慢騰騰的站了起來。
陸江河抬頭一看,是審計局的局長,陶澤民。
陶澤民扶了扶眼鏡,臉上堆滿了笑容。
“高書記,羅縣長的提議好啊!”
他搓了搓手,語氣裡滿是讚賞。
“張主任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由他來主持審計工作,我自然是二話沒有。”
陶澤民頓了頓,臉上的笑容更甚。
“正好,我這也一把年紀了,不經折騰,借著這個機會,我想把審計的材料都交給張主任,也順便遞交一份辭呈,回家頤養天年。”
陶澤民這番話,讓會議室裡的人都愣住了。
一時之間,大家都不知道這個陶澤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這臨陣脫逃,唱的是哪一出?
陸江河心裡卻大概猜到了陶澤民的想法。
他和陶澤民不算很熟,隻是接觸過幾次。
但是他知道,這個陶澤民是個儘職儘責的老審計。
他還聽說過陶澤民的一些過往事跡。
有一次,一個鄉鎮的書記想讓陶澤民在審計報告上做點手腳。
結果被陶澤民當場拒絕,還把這件事捅到了縣裡。
最後那個鄉鎮書記被撤了職。
還有一次,一個縣裡的領導想挪用專項資金。
陶澤民硬是頂著壓力,不肯簽字。
最後,那個領導也灰溜溜地收回了手。
陶澤民在明陽縣出了名的“一根筋”、“老古板”。
如今在這個節骨眼上說出這樣的話,顯然是心灰意冷,不願意再參合明陽的這些事情了。
他這是以退為進,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抗議。
隻是,這種抗議,又能改變什麼呢?
陶澤民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會議室的空氣都凝固了。
高厚德笑了笑,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老陶啊,你這是說的哪裡話。”
他放下茶杯,語氣溫和。
“你在審計局工作這麼多年,經驗豐富,是咱們縣裡的老資曆了,怎麼能說走就走呢?”
高厚德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這次的項目比較大,涉及到的資金也比較多,所以才想找個明白人帶著審計那邊,知道往哪裡使勁。”
他環視了一圈會議室,眼神最終落在了陸江河身上。
“江河同誌,我看就由你來負責這次的審計工作。”
高厚德的語氣不容置疑。
陸江河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好的,高書記。”
高厚德轉向陸江河,語氣變得語重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