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位老板略帶不忿地坐下,陸江河才轉向眾人。
“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各位都是明陽的功臣,這一點,縣委縣政府是認賬的。我們請外地的鯰魚進來,絕不是要卸磨殺驢,更不是要讓大家沒飯吃。”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全場,聲音提高了幾分:“恰恰相反!我們是要逼大家一把,也是要幫大家一把!”
“幫?”底下有人忍不住嘀咕,“怎麼幫?眼睜睜看著外地企業搶我們的市場?”
陸江河笑了笑,似乎就等著這個問題。
“問得好!”他朗聲說道,“我們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更不會搞一刀切,讓本土企業赤手空拳去跟裝備精良的外來者肉搏。”
“接下來,縣裡會馬上研究出台一係列針對性的扶持政策!”
陸江河伸出手指,開始點數,“第一,對於願意進行技術改造、環保升級的企業,我們將設立專項扶持基金,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並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你們升級設備,政府給你出錢!”
“第二,我們將積極牽線搭橋,引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幫助大家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和管理水平!你們缺技術,政府幫你找!”
“第三,在稅收、土地、用工等方麵,我們會向主動轉型、積極擁抱變革的本土企業,進行政策傾斜!你們往前衝,政府給你們鋪路!”
“這隻是初步計劃,具體政策,後麵會陸續出台,簡單來說。”
陸江河總結道,語氣斬釘截鐵,“我們請鯰魚進來,是要激活市場,但同時,我們也會給本土的魚,提供更充足的魚餌和更堅固的漁網!”
“讓你們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去競爭!我們要的,不是誰把誰擠死,而是大家在競爭中一起做大做強!”
原本還充斥著抱怨和質疑的會場,再次安靜下來,但這次的安靜,卻與之前截然不同。
不少老板的眼睛亮了起來!
低息貸款?財政補貼?技術支持?政策傾斜?
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果真能落實,那之前對於引進外地企業的恐懼,似乎就沒那麼強烈了。
甚至,一些腦子活絡的老板已經開始盤算,有了這些政策支持,再加上自己對本地市場的熟悉,未必就怕了那些外來的和尚!
看著台下眾人臉上陰晴變幻,從震驚、憤怒到疑慮、思索,再到此刻隱隱透出的興奮和期待,陸江河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臉上露出一抹輕鬆的笑容,語氣也變得詼諧起來:
“大家想想,春秋戰國那會兒,諸侯並立,相互征伐,打得是厲害,但也打出了百家爭鳴,打出了強秦一統!咱們明陽縣,地方不大,但也可以搞出自己的戰國時代嘛!”
他環視一周,目光落在幾個實力較強的企業家臉上,半開玩笑地說道:“將來,你們在座的各位,通過技術升級,管理提升,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
“到時候,鞋服行業的老大就是你,造紙行業的霸主就是他,小五金領域的龍頭就是那位老板!你們就是明陽縣各自領域的一方諸侯!”
“到時候,彆說外地企業,就是放眼全省,誰敢小瞧咱們明陽的企業家?”
“哈哈哈……”
這番半是調侃,半是畫餅的比喻,一下戳中了這些老板們內心深處那點不安分的野心和虛榮。緊張的氣氛瞬間被一陣哄堂大笑衝淡。
“陸縣長這個比喻,有意思!”
“一方諸侯?哈哈,我喜歡!”
“要是真能像陸縣長說的那樣,那引進外地企業,也不是壞事嘛!”
剛才還劍拔弩張的氣氛,頃刻間煙消雲散。雖然對未來的競爭仍有疑慮,但陸江河描繪的前景和承諾的扶持,無疑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更重要的是,這位年輕縣長展現出的手腕和格局,那份談笑間掌控全局的從容,以及這種略帶江湖氣的幽默感,讓他們在敬畏之餘,也多了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信服。
會場裡的哄笑聲漸漸平息,但那種被陸江河勾起的亢奮和期待,卻像投入湖麵的石子,蕩漾開圈圈漣漪,久久不散。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已然化作一種微妙的熱絡。
一個多小時的座談會,就在這種摻雜著憧憬、算計與審慎樂觀的複雜氛圍中走向了尾聲。
縣府小禮堂門口,先前還滿腹怨氣的企業家們,此刻臉上或多或少都掛著若有所思的笑意,三三兩兩地往外走,低聲交流著什麼,空氣中彌漫著重新燃起的希望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硝煙味——那是未來競爭的預兆。
二樓,小會議室改成的臨時休息室裡,百葉窗的縫隙透進幾縷秋日午後的陽光,切割著室內略顯昏暗的光線。
陸江河站在窗邊,默默注視著樓下魚貫而出的人流,臉上的輕鬆笑意早已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層難以掩飾的疲憊。
這些日子事情發生的太多,耗費了他巨大的心神。
輕微的腳步聲自身後響起,一股熟悉的淡雅馨香靠近。劉愛璐端著一杯溫度適中的白開水,放在他手邊的矮幾上:“陸縣長,潤潤嗓子吧,剛才話說得太多了。”
陸江河嗯了一聲,沒有回頭,目光依舊鎖定在樓下最後幾個消失在拐角的身影上。
他端起水杯,溫熱的液體滑入喉嚨,稍稍緩解了長時間講話帶來的乾澀。
“劉秘書,”他放下杯子,聲音帶著一絲沙啞,“準備一下,通知發改、經貿、財政、稅務、環保這幾個口子上的,還有國土、工商,下午三點,縣府小會議室,碰個頭。”
他轉過身,靠在窗框上,揉了揉眉心:“議題就是今天會上說的,儘快拿出我們縣裡扶持本土企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方案,要快,要實,要能真正落到地上。”
劉愛璐臻首輕點,語速平穩而清晰:“陸縣長,您放心。”
“會議進行到一半,我看方向定了,就已經提前跟這幾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誌打過招呼,讓他們下午留出時間,相關的材料也讓他們先內部梳理一下,三點鐘準時開會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