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想法其實和先前一樣,並不樂見陸江河大出風頭。
但這根來自上京的釘子,太硬,也太尖。
紮得太深,會攪亂江州市多年來形成的權力平衡。
一個強勢且背景深厚的副市長,對市長而言,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
周凱的難堪,某種程度上,也是本土勢力被外來者壓製的難堪,這會動搖他作為“班長”的權威。
然而,他同樣不能眼看著陸江河就這麼被周凱聯合眾人給壓下去。
老師沈瑉坤在進去之前,將陸江河安排到他這裡,那份托付的重量,文興海掂量得清楚。
在江州市,保護陸江河,就是他文興海的責任。
這不僅是出於對老師的情分,更是一種政治姿態。
如果陸江河在他眼皮子底下被鬥倒,外界會如何看他文興海?是無能,還是無情?無論哪一樣,對他未來的仕途都絕無好處。
眼前的僵局,必須由他來打破。
“周凱同誌。”文興海的目光終於落定,不偏不倚地停在周凱身上。“關心基層,體恤下情,這是一個好同誌必備的品質。你的出發點,市裡是肯定的。”
寥寥數語,像一隻溫暖的手,將窘迫至極的周凱從冰冷的牆角扶了起來。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以為市長要開始“和稀泥”了。
“但是,”文興海話鋒一轉,看向陸江河,又掃視全場。“江河同誌提出的問題,才是我們市政府工作的根本。程序正義,是為了保障結果正義。我們手上握著的,是全市人民的信任和財政資金,來不得半點馬虎。”
他的目光重新變得銳利。
“新規矩,磨合期肯定有陣痛。我看這樣,會後由市政府辦公廳牽頭,聯合督查室,摸排一下各單位在執行新規時遇到的具體困難,我們再開個協調會,專題研究解決方案。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不是取消規矩。工作方法可以不斷優化,但工作的標準,不能降低。”
這話算是給了周凱台階,又旗幟鮮明地力挺了陸江河的改革,同時還將“監督執行”的大旗交到了自己親信的辦公廳和督查室手中,一石三鳥,儘顯老辣。
周凱是何等精明的人,文興海遞過來的梯子,他豈有不順勢而下之理。
“市長說的是,是我考慮得有些片麵了。江河同誌推行新規,大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我堅決擁護。我們會督促發改委這邊,會後立刻組織專題學習,一定把工作做到位,絕不拖全市的後腿。”
陸江河點了點頭,目光掠過文興海,彼此心照不宣。他知道,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再緊逼下去,就失了分寸。
“感謝市長和周市長對新製度的理解和支持。”他將目光轉向城建局局長高勁。
“高局長,關於江南新區規劃調整的議題,請城建局抓緊時間,嚴格按照新規的流程準備材料。我會請辦公廳等各個部門科室的同誌們做好對接,材料一到,優先審核,絕不積壓。”
“我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這個重要的議題,能夠上會、能夠議決。”
話音落下,他坐回自己的位置。
會議到這裡,其實已經差不多了,會議結束後後,大家繃緊的神經瞬間鬆弛下來。
與會者們三三兩兩地起身,低聲交談著,收拾麵前的杯盞文件,陸續走出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