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講授的過程中,亦可重新梳理當初的認知與路徑,配合記憶中的幻境體驗,說不定真能再現當年突破時的那種心境與感悟。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借機加深自身對法門的理解,還可能“以教代修”,不知不覺間實現一次靈性層麵的飛躍。
更妙的是,這條路可能會耗費些時日,但性價比極高,遠比動輒十億幾十億屬性點要劃算得多。
於是,許淩眼中精芒一閃,略帶期待地開口道。
“前輩,近來可有看中的修行苗子?那種特彆聰明、有悟性的?”
平陽道尊一時未解其意,微微一怔,旋即似有所悟,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讚歎道。
“你這腦子……果然是與眾不同。思路總是跳脫常規,讓人防不勝防。”
他輕撫長須,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卻也坦然說道。
“沒有,老夫現在忙於恢複自身境界,實在抽不出時間去培養弟子。至於合適的苗子,那就得靠你自己去找了。”
許淩聳聳肩,露出幾分無奈的笑意。
“那可真是遺憾,本來還想著能偷個懶,借你老人家的眼力挑個人,結果還是得我親自去跑。”
他話雖如此,語氣中卻並無怨懟,反而隱隱帶著幾分躍躍欲試的興奮。
言罷,許淩起身拱手,笑著與平陽道尊告辭。
道尊也未多留,淡淡點頭,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眼神複雜,似有感慨,又似滿懷期待。
山穀之外,萬裡青山,雲氣縹緲。
許淩立於空中,眺望著這片極重悟性、強調法門傳承的修行世界,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知道,這一趟尋找“學生”的旅程,看似是為感悟變化妙法,實則也是他修行路上的又一次“逆推演”。
也許不久之後,他就能重塑自我,破鏡重圓,甚至更進一步。
“去找一個真正值得教的人吧。”他喃喃低語。
“然後……試著把自己也再教一次。”
一念至此,他化作一道青虹,衝入雲海之中,遁光如虹,消失在天地之間。
……
許淩雖然有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但他很清楚,這個計劃最關鍵的一環。
是找到一位悟性超群、天資卓絕、能夠真正“參照回溯”他那《萬象如意變化妙訣》奧秘的修行者,才是最難實現的一步。
問題便出在這裡:這種人,究竟要去哪裡找?
在這個修仙世界,所謂“悟性”、“天賦”並不像戰力、境界、靈力強度那樣能通過數值或鬥法結果輕易衡量。
也不像他原本所在的宇宙時空,有著完善甚至殘酷的天賦屬性檢測體係、靈魂映射模型、體質適配指數等可以直觀測評出一個人的潛力上限。
那是一種模糊的,往往要通過長時間觀察和關鍵情境下表現來佐證的東西。
有時候,一個自幼被視為庸才的修士,在某一瞬間頓悟天地大道,鯉魚躍龍門。
有時候,一個被所有人認定為天之驕子的少年,卻一輩子卡在某個瓶頸,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