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誌遠此時正神遊物外,想著女兒提起的這個方法,想到之前女兒偶爾神來之筆的提個醒,這次黃金米的種植,橡子粉的生產,正在遺憾,羅歆綾為什麼不是個兒子的時候,聽到宋師爺的話。
回過神來說“不是。隻是剛剛看到小女的紙條,有些走神了。諸位可有在想到什麼好的方法了麼?”
下邊的人集體搖頭。
羅誌遠揚了揚手中的小紙條說道“倒是這兒有個方法,眾位一起探討一下?”
眾位主事集體看向羅誌遠手裡的紙條,隻是紙條太窄,字跡太小,並沒有看清上麵寫的什麼。
羅誌遠見眾人注意力都轉在紙條上,說道“小女剛剛讓明誌送過來的,上麵就四個字,以工代賑。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聽到羅誌遠說完,下邊的主事轉頭低聲的商量了起來。
其中一個主事,首先提起意見說道“以工代賑對青壯年合適,那些婦女以及老幼病殘而言,他們做不了多少活,那到時候還能不發給他們糧食?”
羅誌遠點點頭,示意宋師爺記下來,說道“還有彆的問題沒有?既然是小女提出來的,各位不介意的話,我讓小女也進來旁聽一下?”
提出意見的主事說道“如此最好。我們可以就不同的方法來做一個綜合的探討。”
羅誌遠示意明誌“去叫小姐過來。”
羅歆綾進屋子的時候,一乾主事都用好奇的眼神盯著她。
羅誌遠招手,讓她站在自己的旁邊,說道‘這個主意是你想出來的,也好叫你進來聽一下有什麼問題。’
羅歆綾點點頭,乖巧的站在羅誌遠身後。
主事把剛才的問題又說了一遍。
羅歆綾偏著頭想了想說“那我們可以分派不同的活計啊,青壯年修路造橋,婦女做些紡織,納鞋,刺繡等。六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孩童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分派他們乾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也可以。隻是,是不是應該乾活量不一樣,分派糧食數量不一樣?”有人又提出來。
“那是當然了,輕鬆的活,隻能讓他們吃個七八分飽,而修路造橋這樣的,還得讓他們有點餘糧。畢竟基本家家都有六歲以上孩童和乾不了活的老人。”
“那些有黃金米的家庭呢?”
“黃金米除了要交的賦稅,剩下的都歸他們。他們要是想出來乾活,也可以給他們糧食啊,畢竟不管是黃金米還是以工代賑,他們都付出了勞動力麼。”
“修路造橋還好說,隻是,婦女們做的活計沒什麼用啊,我們又不能去開鋪子。”
羅歆綾狡黠的笑著說“不是有靖王麼?”
眾人不明所以的看著她,關靖王何事?
“婦女們織出來的布,可以做成鞋襪,內襯。而靖王殿下在漠北的軍隊,每年也要采購大量的衣物,這樣不過就是采購了災區做的,隻要保證了做的衣物的質量,想來靖王殿下會答應的。”
“再說了,靖王殿下來這到了青州,那麼青州的事情他就義不容辭的要管。這不是正好麼?要是來的不是靖王,反而不好做了呢。”
眾人聽得一陣驚愕,還是宋師爺最先反應過來,大笑撫掌說道“妙啊!羅小姐真乃是奇女子啊。我等自愧不如。”
羅歆綾趕忙福身說道“宋師爺折煞小女了,我能想到這個,不過是運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