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事農桑!
華嶽明聽到馬世子如此不客氣的說話,心裡已經怒火滔天,但是麵上依然絲毫不顯的恭維說“誰不知道鎮海候是當今聖上的肱股之臣,到時候還請馬世子給麵子,能邀您一起吃個酒。”
馬世子哈哈大笑著說“就你們分的那些錢,還不夠本世子一壺酒錢的。行了,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到底要說什麼?彆磨磨唧唧的,本世子沒那個時間。”
華嶽明頓了一下說道“還是世子爺慧眼如炬,確實是有一些小事情想讓世子爺幫忙。”
看到馬世子不讚同的表情,華嶽明趕忙接著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想讓世子爺幫忙勸一勸羅大人。你看我們來這兒也差不多快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馬上就要過年的,我大哥他們不是還想著年前就把事情定下來,我們也好一起過個愉快的年節不是。”
馬世子斜眼看了華嶽明一眼說“那不如你把你的這個要求撤了,我們不也還是一樣能過個好年麼?”
華嶽明尬笑著說“華某確實想與羅大人結個親家,再說了,羅小姐到了我們鄒城已經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就算趙大人不介意,趙大人的兒子能不介意麼?”
馬世子拿著折扇不自覺的拍了幾下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隻是如今王爺身體還沒大好,畢竟主事的還是王爺。”
華嶽明聽出馬世子的話外之音,笑著說“聽說世子爺喜好珊瑚,我家中還有一尊半人高的珊瑚珠,等事情了解之後,邀請馬世子去賞鑒啊。”
馬世子聽到那麼高的珊瑚珠,驚訝的說道“你家還有這麼大的珊瑚?”
華嶽明略微有些得意的說“是家父,之前的時候去靠海那邊行商的時候,偶爾遇到的,就買了下來,一直放在倉庫保存的。”
馬世子想到同樣喜歡珊瑚的太後,明年正好是太後的整壽,這個珊瑚珠正好是相得益彰。
想到這兒,不由得心熱,說道“華先生放心,此事我與王爺在商量一下,當然我也會提前給陛下奏個折子,隻是我之前寫過兩封折子都還沒有回信,怕是京城之中有些不好說。”
華嶽明說道“直接給京中遞折子不可以,那世子爺何不給侯爺來一封家書呢。侯爺也是想讓世子爺回京過年的吧。”
馬世子一拍腦門說“我怎麼沒想到這兒呢。華先生放心,我這就去寫,這事隻要我父親開口了,陛下肯定會考慮。正好看看到底是那些人在京中動小動作。”
華嶽明躬身說道“嶽明感謝世子爺。”
馬世子剛想擺擺手表示無所謂,手擺到一半,突然頓住,轉個彎說道“聽華先生的意思是要入軍職是吧?可有想好去哪兒了?”
華嶽明轉了下眼珠說道“暫時還沒有想到,到時候還得聽聖上來分。”
馬世子開玩笑似的說“華先生要是沒有找好去處,不如跟著我。而且我父親一直鎮守青州和揚州一帶,華先生到時候回家也方便。”
華嶽明聽馬世子這麼一說,趕忙跪在地上說道“嶽明參見世子爺。”
馬世子得意的笑著說“華先生快快請起。我見華先生頗有謀略,到時候還需華先生給我出謀劃策。”
華嶽明知道馬世子這是許給自己軍中參謀一職,這正是華嶽明最想要的一類官職,心中頓時歡喜。轉念又想到自己帶著的那些兄弟,試探的說道“世子爺,華某還有幾個交好的兄弟,不知能不能……”
馬世子想了一下,自己的手底下也每年有退下來的,每年要有新兵補上去,說道“隻要年紀不是太大,都可以收到我這邊,到時候我跟父親報備一下就可以。”
華嶽明一聽自己的幾個兄弟也可以跟著過來,到時候自己也不用擔心一個人過去被欺負了去。大喜道“世子爺仁慈,我替他們謝謝世子爺了。”
而此時,鄒城的大當家也在跟二當家的試探的說“二弟,若是朝廷非要計較當時虐殺婦女的事情,怎麼辦?”
二當家詫異的看了一眼大當家說道“大哥,朝廷既然招安,就說明他們不會再計較這些事情的。”
“要是計較了呢?二弟,你會不會推我出去?”大當家不確定的問。
“大哥瞎想什麼呢,我們三個人當時說好了生死與共,自然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再說了翠柳不是要嫁給靖王爺麼,到時候怎麼著也不會是你。”二當家安慰說道。
“但是我不踏實啊。你說老三在那邊談的怎麼樣了?要是靖王他們沒同意,我們招安之後可就是案板上肉,任人宰割了。”大當家有些憂心的說。
“老三不是說快成了麼?不是說靖王那邊要跟朝廷報備麼?他們這些人成個親麻煩的要命,自然要等朝廷的詔書。”二當家略帶自我安慰的說。
“可是,我怎麼聽說,靖王同意兩個人都進靖王府呢。”大當家不確定的說。
“大哥聽誰說的?”二當家略帶興奮的說“若真是如此,那三弟怕是要回來了,那我們過年前就能定下來了?太好了!”
“好什麼?我可是聽人說,羅知府沒有答應嫁女兒。”大當家冷哼一聲。
“沒答應?什麼意思?不是說羅大人最先同意的麼?”二當家不理解的說。
“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我還聽說,老三為了逼羅大人答應,可是去把羅小姐擄來了鄒城。老二這個事你知道不知道?”大當家問道。
“我不知道啊。”二當家一臉茫然的說,“大哥聽誰說的?可彆是朝廷那邊使計的。”
大當家喟然歎道“你彆管我聽誰說的,你就跟我說,要是老三真這麼乾了,以後我們在羅知府手下,有好日子過麼?”
二當家不確定的說“大哥,三弟不是那種混不吝的人,他肯定能分清好歹,不會乾出這事的。這肯定是有人故意在你麵前嚼舌根的。”
“老二,你也知道我就是一個佃農出身,不會說什麼大道理,但要是老三真這麼乾了,就算是招安了,我以後再青州也是待不下去了。你是知道的,我不求富貴不求金銀,隻是想讓朝廷分我們幾畝地,我們能過個安生的日子,能自己攢下餘糧。跟朝廷作對,也是無奈之舉。”大當家語重心長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