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瞻道:“大司空這是在等糧餉啊,沒有糧餉他是不會發兵的。”
姬高臉色難看道:“糧餉!糧餉!難道沒有糧餉就不能打仗?眼下國庫空虛,朕上哪兒去給他籌措糧餉!”
太仆卿何嘉見狀,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充實國庫,解燃眉之急。”
姬高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忙問道:“哦,愛卿有何良策?”
何嘉口若懸河道:“大虞朝《虞典》記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贖刑,即贖罪之罰,犯罪者通過繳納一定數量的金錢或財物來減輕或免除刑罰。”
“如今陛下登基,可施行仁政,寬恕罪臣,設議罪銀,準許罪人通過繳納金錢或財物來減輕刑罰。”
“此舉既可充實國庫,又可展現陛下的仁德之政。”
丞相王駿聞言,連忙反對道:“不可!此法若是使用,定會助長貪腐,敗壞風氣,破壞法治,人人皆用錢抵罪,那律法和朝廷還有何威信可言?這天下豈不是物欲橫流,有錢人為所欲為。”
何嘉辯解道:“丞相所慮甚是,但臣之策,隻對刑罰較輕者使用,而且是酌情減輕刑罰,既能貫徹律法,懲戒罪人,又能補充國庫,一舉多得。”
姬高心動,頷首道:“此策有可取之處,何嘉擢升廷尉丞,主持議罪銀之事。”
何嘉大喜過望,連忙跪謝道:“臣遵旨!”
丞相王駿見狀,心中沉重,欲言又止。
他知道,此法一旦施行,後果不堪設想。
但他也明白,此時國庫空虛,陛下對他也是多有防備。
一朝天子一朝臣!
眼下他就是說的再多,也不如這些寵臣的三言兩語。
大將軍蕭徹道:“高炯已集結精兵五十萬,隻待陛下一聲令下,便可發兵晉州,討伐逆賊。”
姬高道:“傳旨高炯,讓他發兵吧,但不可操之過急,穩紮穩打,保存軍力,等候大司空出兵,夾擊叛軍。”
散會後,姬高前往後宮,找到了太後蕭韻。
他將國庫空虛、發不出糧餉,曹鯤不願出兵的事情一一告訴了太後。
太後蕭韻聞言,沉思片刻後說道:“糧餉之事,本宮會寫信給你三舅,讓他在江南儘力籌措,另外,淮陽與曹司空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讓二人儘快成婚,有了這層姻親關係,曹司空也該多為陛下出一些力。”
姬高慚愧道:“讓母後費心了,明日朕便讓宗正挑選良辰吉日,讓淮陽與司空儘快成婚,隻是苦了淮陽。”
太後蕭韻忽然問了句:“太上皇近況如何?”
姬高冷笑道:“太上皇可比朕滋潤多了,每日吃的是山珍海味,左右是美人相伴,身體一日好過一日,據說已經能下地走路了。”
蕭韻嚴肅道:“本宮幾次求見,都被他拒之門外,可見他的心中存有怨氣,本宮知道他的為人,擔心他會惹出什麼亂子,你可要小心警惕,萬萬不可馬虎大意,讓他鬨出什麼幺蛾子。”
姬高自信道:“母後勿慮,如今西苑已經有重兵防守,而且布下了層層陣法,他便是有通天之能,也休想與外界聯係。”
:.vv.cc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