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諂媚之臣,則紛紛出列,讚成曹鯤之舉,言佛門之弊,早已為禍民間,若不加以整治,恐生大亂。
曹鯤見眾臣大多讚成,心中甚慰,遂下詔道:“佛門私自傳法,蠱惑民心,藏汙納垢,罪大惡極,今朕下詔,禁止佛門私自傳法,凡有違者,嚴懲不貸!廢除無敕額之寺院,勒令僧尼還俗,還民於田!沒收寺院財產,充歸國庫!禁止新造佛寺,違者治罪!”
詔書一下,天下震動,各地官府紛紛行動起來,嚴格執行詔令。
一時間,大魏境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寺院之中,僧尼們惶惶不可終日,有的試圖反抗,然在朝廷大軍麵前,不過如螳臂當車,瞬間便被鎮壓。
數月時間,大魏境內拆毀的寺院達三萬七千餘座,還俗的僧尼達九十餘萬人,沒收寺院良田數千萬頃,金銀財寶不計其數,相當於大魏十年的稅收。
佛門之中,有十位高僧,皆渡劫期之尊,修行多年,道行高深,於佛法領悟頗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聯名上書,言佛門本意勸人向善、普度眾生,雖有敗類為禍,然不應一概而論,望帝能網開一麵,給佛門改過自新之機。
曹鯤覽奏,沉思良久,傳下旨意,召那十位高僧入宮麵談。
旨意傳至,十位高僧雖心有疑慮,然念及佛門存續,毅然奉詔入宮。
十位高僧至宮中,於大殿之中,整齊排列,神色莊重。
曹鯤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眾僧,緩緩言道:“諸位大師,朕今日召爾等前來,乃因爾等上書之事,朕知佛門本意良善,然如今佛門之中,敗類橫行,為禍民間,朕不得不加以整治。”
其中一位白眉高僧,上前一步,合十言道:“陛下聖明,佛門之中,確有敗類,然我等真心修行之人,願立下誓言,嚴加管束僧尼,遵守朝廷法度,不再為禍民間,望陛下能體恤佛門之苦,給佛門一線生機。”
曹鯤微微點頭,麵上似有緩和之色,言道:“大師所言,朕亦覃思良久,然佛門之勢,今已極盛,僧眾百萬之眾,散於四海,若繁星布於蒼穹,弟子如雲,蔽日遮天,其數不可勝計,信徒如雨,沛然而下,澤被九州,信眾盈野。”
“佛門既擁此龐然之眾,若其心懷異誌,或生覬覦之念,一旦有變,如星火燎原,恐將亂起蕭牆,朕心實憂之,深恐佛門生亂,動搖社稷之根基,擾亂黎民之安生也。。”
言罷,曹鯤一聲令下:“大膽!爾等竟敢行刺!”
刹那間,大殿四周,光芒閃爍,一道道神秘符文浮現,竟是一座強大陣法。
與此同時,隱藏幕後的強者儘出,手持神兵法器,將十位高僧團團圍住。
十位高僧見狀,皆大驚失色。
那白眉高僧怒目而視,喝道:“陛下,此乃何意?我等誠心而來,欲與陛下共商佛門大事,陛下為何如此相待?”
曹鯤冷笑一聲,道:“爾等心懷不軌,朕如何能安?今日朕便將爾等誅殺,以絕佛門之患!”
言罷,曹鯤大手一揮,宮中強者衝向十位高僧。
十位高僧雖驚不亂,紛紛施展神通,與宮中強者展開殊死搏鬥。
一時間,大殿之中,佛光閃爍,法術縱橫,喊殺聲震耳欲聾。
然十位高僧雖修為高深,但曹鯤早有準備,祭出青萍劍,以無上劍氣封鎖虛空。
一番激戰之後,十位渡劫期高僧漸漸力不從心,終被儘數誅殺,鮮血染紅了大殿地麵,天空下起血雨,慘狀令人觸目驚心。
十位高僧儘數隕落,佛門悲憤難平,數十萬僧眾,於各地舉旗造反,他們高呼:“魏帝無道,殘害蒼生,吾等當為蒼生討回公道!”
一時間,大魏境內,戰火紛飛,局勢動蕩不安,曹鯤在混沌仙宮坐看佛門生亂,趁機調兵遣將,掃蕩四方,為大魏封神大計鋪路。
喜歡彆怕本座是好人請大家收藏:()彆怕本座是好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