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間,他渾身神光四溢,那光芒直衝雲霄,呼吸之間,狂風呼嘯而起,圍繞著他瘋狂旋轉,那狂風如同一頭頭猛獸,在封神台上肆虐,吹得諸神的衣衫獵獵作響。
百萬陰兵齊聲高呼:“參見風君!”
曹飛熊目光一轉,大聲道:“獨孤長海上台受封。”
獨孤長海飛上封神台,跪聽敕命。
曹飛熊朗聲道:“今奉混沌無極長生大帝敕命:爾忠勇可嘉,鎮鬼有功,特敕封爾為雷君,執掌雷之大道,誅滅邪祟,滋培萬物,糾察雷部諸事,爾其欽哉!”
“……”
三日之內,曹鯤以混沌無極長生大帝的法旨,一刻不停地進行封神之事,一口氣封了十二部正神,七百二十位,城隍山神三千六百名,曆年來陣亡的八千萬將士的真靈也儘皆入了封神榜,成為不死不滅的天兵天將。
就在封神大典即將圓滿結束之時,異變突生,頃刻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一層黑暗的幕布所籠罩。
天道之眼在蒼穹之上緩緩睜開,那眼中滿含怒意,似是對這封神之舉極為不滿。
一時間,大魏境內,河水泛濫成災,洶湧的河水衝垮了堤壩,淹沒了無數的村莊和農田,地動山搖,大地裂開一道道巨大的縫隙,無數的房屋倒塌,人們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雷擊大地,一道道粗壯的閃電如同巨龍一般,從天空中直劈而下,所到之處,一片焦土;瘟疫四起,人們紛紛染病,身體虛弱不堪,死亡率急劇上升,天災不斷,生靈塗炭,大魏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曹鯤手持封神榜,麵色凝重,眼神堅定,大步走到封神台,對著天道之眼大聲道:“天道不仁,諸神就位,各司其職,護佑山河!”
“謹遵法旨!”
諸神齊聲回應,那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黑暗中回蕩。
刹那間,諸神化為漫天神光,向著四麵八方飛散而去。
他們各司其職,施展神通。
管領東海龍君的青蛟王化作青龍,潛入大海,施展法力,平息了洶湧的波濤;
忠武星君劉岸手持兵器,以武道神通鎮壓邪祟。
風君飛廉妖聖揮動雙翅,調風順雨,驅散了天空中的烏雲,讓陽光重新照耀大地。
須臾之間,風調雨順,天清地明,四海升平,祥雲滿天,大魏再次恢複了生機與活力,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歡呼慶祝,感謝諸神的護佑。
玄黃二氣盤結成穹,其上懸天道之眼,瞳中流轉三千劫光,一道紫電自九霄垂落,其勢如天河倒懸,光耀處天地失色,電芒所及,虛空儘成焦土。
此雷非同凡響,乃天道積億萬劫數凝就之滅世神雷,欲毀封神台,斷人間氣運。
曹鯤玄袍廣袖無風自動,忽見其雙目迸射金光,周身混沌之氣如潮湧動,背後法相漸顯——頂天立地之混沌無極長生大帝,眉目間隱有星河流轉,掌中托著萬裡河山。
但見那法相足踏陰陽二氣,頭頂日月星辰,抬手間虛空震顫,一拳轟出時,拳鋒所過竟現開天辟地之象,混沌初開之音震徹寰宇。
"轟!"
滅世神雷與混沌拳印相撞,迸發的光華刺得滿天星鬥黯淡,那雷柱竟被生生轟散,化作億萬電蛇在雲層間翻湧,卻再難凝聚成形。
天道之眼微闔,瞳中劫光更盛,忽而降下三災九難:左眼射出焚天煮海的赤紅雷光,右眼卷起撕碎乾坤的玄色罡風,眉心裂開時噴出滅絕萬物的幽藍業火。
三災齊至,封神台四周百裡瞬間化作焦土,空間扭曲如麻花,時間流速紊亂不堪。
曹鯤長笑一聲,聲震三十三重天:"天道雖大,豈能逆我神道昌隆!"
言罷法相陡然暴漲,混沌青蓮綻放萬千光華,蓮瓣上浮現出開天辟地的異象,但見其左手握著混沌之氣,右手托著大魏國運。
“混沌無極!長生不滅!”
雷災觸之即散,化作漫天紫電蟄伏雲中,風災卷入混沌之氣,竟被同化為柔和的清風,業火遇混沌而熄,反被煉化成朵朵紅蓮。
天道之眼似有怒意,瞳孔縮成針尖大小,劫光凝聚成實質化的光劍,卻在即將斬落時被大魏國運輕輕托住,光劍寸寸碎裂,化作流星雨灑落人間。
"天道不仁,吾便以神道破天!"
曹鯤法相突然雙手合十,混沌之氣凝成開天斧虛影,但見斧光閃過,竟將天道之眼劈出一道裂痕!
那眼中流露出擬人化的震驚,劫光驟然熄滅,整片天穹開始崩塌,無數雷雲如退潮般消散,露出背後清朗的星空。
封神台四周沉寂片刻,忽有金甲天將振臂高呼:"大帝威武!"
在大魏諸神,山呼海嘯般的喝彩聲中,曹鯤法相漸漸收斂,唯見其負手立於禦座之前,玄袍上星辰閃爍,竟將方才吸收的三災之力化作道道星紋。
"傳朕旨意。"
曹鯤目光掃過大魏諸神:"自今日起,各司其職,朕要讓大魏風調雨順,無災無難!"
言罷大袖一揮,混沌之氣托起封神榜,化為漫天金光消散。
此時天道之眼消失處,忽有清光流轉,隱約傳來歎息。
喜歡彆怕本座是好人請大家收藏:()彆怕本座是好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