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當時天竺有很多諸侯,各國之間彼此征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那些知識都被貴族所掌握,老百姓接觸不到知識,隻是世世代代被人奴役,世世代代的在貧困線上掙紮。
佛祖本是一國王子,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可以繼承父親的王位,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
但佛祖眼見世人疾苦,卻毅然放棄王位,嘗儘人間疾苦,受儘屈辱,差點付出了生命,到處拜訪名師,最終融百家四象為一體,創建了自己獨有的佛法學科。
而後,佛祖終其一生,都在借助佛法的傳播,將各種知識傳播給世人,讓百姓不再愚昧。
也就是說,佛祖壓根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在積極的改造這個肮臟而混亂的世界,試圖打造一個理想國。
這是一個偉大的古代教育家,也是開啟民智的上古先驅!
又比如達摩祖師,他來到中原的時候,也是天下大亂之時。
達摩祖師深感蒼生疾苦,麵壁十年,終於悟出如何拯救蒼生的辦法。
從此以後,達摩祖師開始在中原‘講’法,培養出大量有知識有文化,道德高尚,一心為國為民的佛法高僧。
這些高僧四處‘講’法,懲惡揚善,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
至於其他朝代,每當亂世降臨的時候,都會有高僧走出山門,以佛法和武功拯救世人,為天下和平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原來佛法的精髓,並不是消極的逃避紅塵,而是應該心存慈悲,積極的入世修行,用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去拯救世人……”
這一日,當周薇薇參透這些道理的時候,美眸中愈發的迷茫。
第一次,周薇薇忽然覺得,自己默默的消失,這其實是一種錯誤。
心煩意亂之下,周薇薇離開大雄寶殿,在白雲寺隨意走動。
一個站在一顆老槐樹下,呆呆望著東方的青年,出現在周薇薇眼前。
青年目帶憂傷,那心碎的眼神,看的周薇薇一臉心疼。
其實青年經常在沒人的時候,一個人偷偷的望向東方,眼中滿是憂傷。
這個秘密周薇薇早發現了,但這是青年的私事,周薇薇也不方便多問。
但這一日,周薇薇蓮步輕移,忍不住走了過去。
“師弟,若是有什麼心事的話,不妨和我說說?”
周薇薇小心翼翼,試探的問道。
“師姐,你為什麼會出家?”
青年並沒回頭,而是憂傷望向東方,輕輕的說道。
“我……”
周薇薇一愣,捏著小手,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回答。
若是在剛加入白雲寺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周薇薇能很坦然的說出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但如今參透了佛法,領悟出修行其實是拯救蒼生,回饋社會的道理後,周薇薇卻有些心虛。
那種在現實生活中混不下去了,產生消極厭世的四象,從而選擇出家的人,那其實是懦夫行為,不值得提倡,唉。
“師姐,其實我不想出家,我的家庭條件還算不錯,我有疼愛我的父母,還有一個漂亮的姐姐……”
不等周薇薇說話,青年緩緩開口,用一種非常憂傷的語氣,開始述說一個美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