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運用的是兩種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水培和氣培。”
她伸手指了指屏幕上那些浸潤在液體中的根係。
“大家看這裡,這就是水培係統。”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我們精確調配的營養液,來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所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這個營養液的配方,也是我們團隊經過無數次試驗優化的結果,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生長期,都有專門的配方。”
屏幕上,適時地出現了一小段動畫演示:營養液在一個封閉的循環係統中緩緩流動,均勻地滋養著一排排植物的根部。
“而且,我們這套是自動循環係統。”
徐曉潔補充道,“能保證營養液時刻保持最佳的成分配比和溶解氧含量,並且均勻地供應到每一株植物的根係。”
尼克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微張,又想發出驚歎,但似乎怕打擾到徐曉潔的講解,硬生生憋了回去,隻是喉嚨裡發出一聲類似吞咽口水的聲音。
徐曉潔又切換了一下畫麵。
這次,屏幕上出現的是懸浮在空氣中,被一陣陣白色霧氣繚繞的根係。
“而另一種,氣培技術,則更為精妙一些。”
她的語氣裡帶著一絲自豪。
“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將植物的根係暴露在空氣中。”
“通過特製的噴霧裝置,將調配好的營養液霧化,直接噴灑到根係上。”
鄧宏和蕭子軒看得聚精會神。
他們能想象,這種霧化的方式,必然對營養液的濃度、噴霧的頻率和均勻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這種方式的好處,”徐曉潔繼續道,“是能讓植物根係最大限度地接觸到氧氣,呼吸作用更充分。”
“大家知道,根係的呼吸對於植物吸收養分和自身生長至關重要。”
“所以,理論上,氣培的生長速度會更快,產量也會更高。”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給他們消化的時間。
然後,她拋出了一個重磅數據。
“根據我們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
“采用我們智能種植艙的水培和氣培技術種植的常規葉菜類蔬菜,其生長周期,比傳統田間種植平均可以縮短將近40。”
“而產量,則平均提高了至少60!”
“嘶——!”
這一次,連蕭子軒都忍不住和尼克一起抽了口涼氣。
鄧宏的眉頭也猛地挑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但更多的是一種被數據震撼到的興奮。
縮短四成生長時間,產量提高六成!
張超在一旁看著他們的反應,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來,點金數碼的人,已經被徹底鎮住了。
徐曉潔似乎對這種反應習以為常,她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繼續保持著專業的姿態。
“所以,鄧總你問作物生長情況如何?”
她目光轉向鄧宏,語氣平靜卻擲地有聲。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非常好,遠超傳統模式。”
鄧宏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有些激動的心情。
他想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膾播2.0的核心戰略作物。
“那……徐總,我們知道膾播2.0的重點是保障糧食安全,那主要攻關的大豆,情況如何?”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蔬菜的效率再高,解決的也是副食問題。
大豆,那可是關係到食用油和飼料蛋白的關鍵戰略物資。
徐曉潔聞言,臉上的表情變得嚴肅了幾分。
她再次敲擊鍵盤,屏幕上的畫麵又是一變,出現了幾張大豆植株在種植艙內生長不同階段的照片,以及一些相關的圖表,但關鍵的產量數據部分卻打了馬賽克。
“鄧總問到點子上了。”
她緩緩開口,聲音比剛才低沉了一些。
“大豆,確實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攻關方向之一。”
“我可以告訴各位,通過我們的技術,大豆的單位種植密度、生長速度以及最終的單位產量,相較於傳統種植,同樣獲得了非常、非常顯著的提升。”
她特意加重了“非常顯著”這幾個字。
鄧宏和蕭子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連尼克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那個驚人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