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瑪瑙本來就珍貴,再加上雕工,沈世傑的這件,至少值十萬美元,人民幣七十萬左右。
不過,為了不讓吉爾難受,他沒有公開值多少錢。
“楚哥,幫我挑一件唄!”
還是李斐雞賊,他自己不懂,找沈世傑的話,又不太靠譜,所以最好還是找楚健。
不止李斐這麼做,就連諾斯和科森也一樣,將目光看向楚健,希望楚健給他們挑一件,他們相信楚健的眼光。
這裡幾乎所有的物品,楚健都差不多摸清楚了。
而他自己,也有了目標。
楚健手一指“那件不錯。”
大家順著楚健手指的方向望去,發現那是瓷做的菩薩像。但怎麼說呢!菩薩的造型很奇怪,總讓人感覺不是老東西,不像是以前的物品。
“啊!這菩薩怎麼還比剪刀手?”李斐問道。
沒錯!怪就怪在這個地方。
剪刀手不是近代拍照才流行的嗎?
這也太不正經了吧?
“沒見過?”楚健反問。
李斐尷尬搖頭,然後看向沈世傑。
沈世傑一開始也感覺這玩意“怪異”,所以保險起見,沒有選它。但比剪刀手這件事,他是知道的,古代也有。
一些佛像,一些畫像傳下來的,都有。
“你以為剪刀手是近代才有的?去過龍門石窟玩嗎?那兒的石像,就有比剪刀手的。”沈世傑說道。
作為世界級著名的文化遺產,龍門石窟的造像多達10萬餘尊,而且每個都堪稱精品。精雕細琢的佛像,有著厚重的曆史底蘊,值得更多人去欣賞和研究。
雖然那些佛像的大小、造型都不相同,但每一尊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就比如比剪刀手的大佛。
而且,龍門石窟的佛像,有不同朝代的。
清秀瘦弱的佛像,大多是北魏建造的,它們的佛骨都很清秀;圓潤豐滿的佛像,大多是盛唐時期建造。畢竟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以“胖”為美的朝代。
實際上,在佛教中,剪刀手代表的是對佛教意念的手印。
楚健糾正沈世傑的話。
“龍門石窟的那尊剪刀手大佛,其實並不算剪刀手,它的原貌並非那樣。
最初,佛像伸出的是三個手指,可是在歲月的洗禮中,另一個大拇指意外斷落,所以隻留下了中指和食指,也就變成了剪刀手。
剪刀手這個手勢,在古代也並不罕見,我們南方的一些祠堂,都能看到不少。”楚健說道。
唐代的一些壁畫裡,也經常出現剪刀手。
因此,說剪刀手是近代才出現的,那就是無稽之談。有些人甚至認為,剪刀手是國外傳進來的,畢竟相機之類就是人家外國人發明的。
“這是一尊白瓷菩薩像,保存得還算不錯。”楚健說道。
沈世傑看了一會“感覺是明代的。”
白瓷的曆史悠久,種類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