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三十萬?
臥槽!
你們是真舍得,真敢呀!不心疼的嗎?木棉花拍賣公司,就這麼財大氣粗?
愛了愛了。
其實,大家對什麼嘉定三朱,根本就不了解,也難怪判斷出現錯誤。
竹器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用具,大至竹樓、竹床,小到竹竿、筆筒,可以說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將竹子比作君子,認為它有堅毅、正直、謙虛和廉潔的特性,於是喜竹、愛竹成了風俗。
時人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裝飾書房,以竹雕藝術品來提高書房的清雅之氣,於是竹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傳承開來。
明清時期,竹雕發展到一個繁榮階段,尤其是其雕刻技藝,十分精湛,超越了前代,湧現出一大批竹雕名家和竹雕精品。
中國竹雕流派紛呈,百花爭豔,如嘉定派、金陵派、徽派、浙派等名家輩出,精品層出不窮。
雖然竹雕藝術流派眾多,但在拍賣市場上除了金陵派作品偶有上拍,嘉定派作品幾乎一統江山,而其他流派作品卻罕見芳蹤。
說到嘉定派,那麼就繞不開嘉定三朱,他們三人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
所謂的嘉定三朱,就是指朱鶴、朱纓,以及朱稚征。
他們是祖孫三代。
不得不說,我國一些工藝傳承,就是靠家族傳承的,子承父業。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書法界的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獻之兩父子,合稱書法的大小王。
還有宋代文學界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也是離譜。
難道,有些東西真的就是刻在基因裡麵的?會遺傳?
嘉定派創始人朱鶴文學藝術造詣很深,且有創造精神。
他能詩善畫,藝術修養極高,時常與書畫名家、文學家交往,因其善書畫,通古篆,早年又得繆篆不傳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設計和製作中,經常以筆法運用於刀法之中。
朱纓,人稱小鬆先生,書法工小篆及行草,作畫長於氣韻,刻竹師承家法,名著一時。
朱纓的文學藝術修養既高於其父,故而竹刻技藝也更勝一籌。在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劉阮入天台香筒》。
朱稚征是孫子,號三鬆,全麵地繼承了他家族的雕刻技藝,可謂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竹人錄》記述他“性簡遠,善畫遠山、澹石,叢竹、枯木,尤長畫驢。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為之······所刻筆筒及人物臂擱、香筒,或蟹,或蟾蜍之類,當時即已寶貴。”
就價值而言,朱鶴和朱稚征的作品最貴。
“如果是筆筒,一百多萬也不多。但這是花插,差了很多。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筆筒就比花插值錢?原因也很簡單,筆筒是文房寶物,隻要跟文房扯上關係的,身價都會高一節。
花插雖然也是文人搞出來的,但不一定擺在文房,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女子的閨房。
檔次差了一些,明白嗎?
以我自己專業的目光來估算,它的價值在46萬、47萬左右。”
此話一出,小成的手機都摔在地上,人傻了。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