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用問嗎?不應該是戰國時期的?”陳家豪開口道。
既然前麵兩三件都是戰國時期的,那很可能這是同一座古墓盜出來的寶物,那就屬於一個時代的呀!
這還用問?
楚健搖頭“這青銅爵是周朝前期的。”
“不是上周的就好。”陳家豪回了一句網絡上的梗。
“實際上,青銅爵在夏朝就有了。”
“夏朝?我們夏朝有文物出土嗎?怎麼聽說夏朝沒文物,所以西方一直不承認我們的夏朝。”陳家豪在網上看到很多調子。
也不僅是國外的人不承認,甚至自己國內也有些所謂的專家說,中華文化沒有五千年,就上下三千年。
這不扯犢子嗎?
小學開始,大家接觸到的就是中華文明下上五千年。
“有,怎麼沒有?隻是暫時沒有挖掘出夏朝的遺址而已。西方那一套,你聽聽就好,當一個笑話。我們的文明比他們的長久,還需要他們承認?真是搞笑。
他們西方的文明,有幾個遺址?連文物都沒有幾件,有什麼資格質疑我們的文明?”沈世傑嗤之以鼻。
西方古文明造假,早就不是什麼新聞。
文明都能造假的人,還質疑彆國的文明,簡直就是貽笑大方。
楚健開口道“也不能說夏朝沒有遺址挖掘出來,比如二裡頭遺址,就應該是夏朝的文明遺址。”
二裡頭遺址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大都。
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製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時至今日,二裡頭遺址實證為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已成為學界的普遍共識。
二裡頭文化與二裡頭都邑的出現,表明當時的社會由“滿天星鬥”式的若乾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並存的局麵,進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廣域王權國家時期。
“我們發現最早的青銅爵,就是在二裡頭遺址裡麵發現的。”
二裡頭發現的青銅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鏃及戈、戚等,但是發現了青銅禮器爵,爵的整個數字雖還不足十件,但在鑄造史上極為重要。
“商朝早期的青銅爵,基本上繼承了二裡頭青銅爵的樣式,一律為扁體平底。到了商朝中期,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
而商朝晚期,平底爵巳不再出現,爵柱的位置後移等,繼續行用袋足,但體形都較為低而寬,柱飾粗壯。”楚健跟大家說。
此外,還跟大家解釋,什麼是青銅爵的“流”、“柱”等概念。
“周朝的呢?”陳家豪問。
“在周代,酒器的數量顯著減少。”楚健爆料。
沈世傑都詫異,顯然也不知道這事。
“為什麼?”
“或許你們不知道,周朝還下過禁酒令的。”楚健笑道。
“還有這種事?”
“武王伐商時,列舉了殷紂王的罪狀之一是酗酒。因此,以成王的名義,對即將前往殷地管理商人遺民的衛侯康叔頒布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酒誥》。”楚健告訴許晴等人。
不過,飲酒之風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