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傑反問“你看得出來?”
陳家豪聳了聳肩,暗道我看不出來不是正常嗎?但你是專業的呀!
“這紙張,像是宋元時期的。”他隻敢說這麼一句。
在中國古代繪畫遺存中,宋元時期的作品是極為稀少的,而屬於佛教題材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這是宋元時期的畫作,那還挺值錢,哪怕沒有畫家的落款。
要知道,畫家的落款,就像是簽名。
有簽名和沒有簽名的作品,價值肯定是天地差彆的。但對年代比較久遠的畫作來說,這種規律就不適用了。
“宋元時期的紙張是這樣的呀?”陳家豪想要用手摸一下。
不過,他還沒接觸到畫作,就被沈世傑拍開他的爪子。
“這是皮料紙。”沈世傑說道。
紙從材質來看可分為麻料、皮料、竹料三種。
漢代和晉代的古紙都是用麻料做的。麻料紙的特點是纖維粗、纖維東成圓形、無光、無毛。
如西晉陸機書寫的《平複帖》用的就是麻紙。
隋、唐、五代也用麻紙,如唐摹本《蘭亭序》,唐代杜牧《張好好詩卷》,五代楊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等。
北宋以後麻紙急劇減少,到了南宋以後,用麻紙作書畫就基本沒有了。
皮料紙大都用榕樹或樟樹皮做成,其特點是纖維較細,纖維束成扁片形,但比麻料稍亮些,然仍發暗無光。
這種紙張,宋代用得比較多,元代也有用。
竹料紙是用嫩竹做的,大約到北宋中期出現。竹料紙纖維最細,纖維束成硬刺形,光亮無毛。
宋代是紙發展較快的時代,其中有一種“澄心堂紙”較著名。此外還有砑花紙、高麗箋紙和粉箋紙等。
而且,宋代的的藏經紙有米黃色、白色和虎皮信紙三種顏色,不少人愛用此紙,或用作手卷的引首紙。
直至明、清還有人用這種紙。
“應該是元代的,具體是誰的畫作,我也看不出來。”楚健開口道。
實際上,不是看不出來,隻是不好解釋而已,就乾脆不說了。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因元代未設畫院,除少數專業畫家直接服務於宮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畫家和在野的文人畫家。他們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
然而,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麵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後世也最深遠。
元代的佛畫?
好像真的沒怎麼聽說,或者說比較少見。
這種不留名的畫作,價值大打折扣。
沈世傑心裡有底了。
他跟那村民遺憾道“可惜了,這幅畫沒有留下任何畫家的信息,也沒有收藏印,查不出來處。”
那村民一聽可惜兩個字,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值錢啦?
“不值錢嗎?”他忐忑不安地問道。
沈世傑笑道“不是不值錢,是原本可以很值錢的,但少了畫家的落款、印等,就差很遠,你要有心理準備。”
“你說吧!多少錢。”村民深呼吸一口氣。
感覺自己還能撐。
“如果有畫家的印,是名家所畫,元代的畫怎麼說也過百萬。但現在,我隻能給18萬。”沈世傑告訴他。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