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黑市的東西,有些是見不得光的,所以才會便宜。比如有些剛從墓裡挖出來,光明正大肯定是不能出手,隻能通過這種渠道銷出去。
可能因為這是小城市,所以辦的黑市規模也小,東西確實不多。
沈世傑看上一幅畫,價格也不怎麼貴,但他不敢買。
“為什麼不敢?”陳家豪不解。
“因為那幅畫是博物館流出來的。”楚健告訴他。
此話一出,許晴等人目瞪口呆。
博物館的文物,也敢拿出來賣?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其中的意思,大家都懂,很可能就是博物館的人自己監守自盜,偷偷拿出來賣錢。這樣的事,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就連陳家豪他們也看過相關的新聞。
沈世傑笑道“知道我為什麼不敢了吧?”
雖然不貴,但這玩意就是燙手山芋,誰買下來,以後就隻能自己收藏,不能拿出來示人,否則麻煩一大堆,隨時被叫去喝茶。
沒過多久,沈世傑又看上一樣東西。
是一本碑帖,上麵的字體是魏碑體。
魏碑體為北魏孝文帝所創建的一種字體,其目的是為了提倡漢化。
學過曆史的都知道,北魏統一北方,遷都洛陽,結束了黃河流域的混亂局麵。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漢化,發展教育,洛陽再次成為書法藝術的中心,一種介於漢晉隸書和唐楷間的獨特風格的新書體——魏碑體產生了。
碑帖收藏和字畫收藏有所不同。
一幅畫掛起來,畫麵構圖如何、氣韻是否生動,一眼可觀,也會有各自的感受;但在碑帖裡麵,極少有畫麵性、觀賞性的東西,而那些墓碑、墓誌之類的,一般人也有忌諱,不大願意把它們掛在家裡。
跟大多數古董一樣,碑帖拓本的年代越早越稀罕。
唐拓本雖有存世,但絕對少,所以一般來講,最好的就是宋拓本。
以唐代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為例,宋拓肯定最好。
明拓現在來說也算可以,清拓的就不行了,因為《九成宮》碑石到了清代,由於石碑本身年久風化,加上拓得太多、又屢經挖洗而幾乎麵目全非了。
而沈世傑碰到的這本,很可能就是宋拓。
不過,要價有點高,75萬。
他們總共也就帶來100萬現金。
這就有點麻爪了。
楚健看出沈世傑對那碑帖拓本的喜歡,於是說道“這現金你先用吧!”
“楚哥,你覺得是宋拓不?”沈世傑多問一句。
萬一不是宋拓,那沒必要。
楚健頷首“是宋拓,而且還是一本賜本。”
曆代以來,拓本一直是金石學、考古學的重要研究對象,也是一種高層次的收藏品。
“賜本”是拓本中的一種,為皇家所刻,專門賜給大臣。如宋代《淳化閣帖》、清代《三希堂法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