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健“值三百來萬吧!”
此話一出,大家都愣住。
沈世傑他們一聽到這話,便知道楚哥是不打算撿這個漏,不準備賺這隻乾隆黃地粉彩碗的錢。
對於楚健的節操,叻哥他們頗為佩服。
明明可以悄無聲息賺這個錢,但他沒有要。
而中年人則是沒想到,那碗竟然如此值錢。三百多萬,完全可以讓他渡過難關,兒子的醫療費有了。
他狂喜,連忙問道“老板,你們要嗎?”
沈世傑“360萬,我收了。”
“謝謝!太謝謝你們了。”男人說著,眼角都濕了,趕緊用手擦一下。
兒子的病,給了他非常大的壓力。這段時間,所有親戚都借了一遍,就連他都不好意思了。
即便如此,治療費還差不少,真不是靠借就能借來的。
有了這筆錢,不僅能解決兒子的治療費,還能把前麵借的都還掉。如此一來,他能輕鬆不少。
“大哥,我們各取所需而已,謝什麼?把賬號給我。”沈世傑開口道。
剛才這人拿碗出來的時候,他也留意到裡麵的治療單了,明白為何楚哥那樣做。
完成交易後,中年男子千恩萬謝地離去,他得趕緊到醫院去繳費。怎麼都沒想到,家傳一個杯子,一個碗,分彆賣出兩萬和三百多萬。
“楚哥,這鬥彩葡萄杯不會是真的吧?”馬漢飛忍不住問道。
現在才發現,那竟然是鬥彩葡萄杯。
都知道成化鬥彩雞缸杯珍貴,一個就能拍出超兩億天價。
除了雞缸杯,很多人還知道三秋杯,同樣是稀世之寶。
相傳成化皇帝朱見深為了向自己寵愛的萬貴妃表達自己的體恤恩愛之意,特命景德鎮的工匠們燒製各種小巧玲瓏的鬥彩杯,供她賞玩。這才有了傳世至今的稀世珍寶成化鬥彩雞缸杯和三秋杯。
卻很少人知道鬥彩葡萄杯。
其實,鬥彩葡萄杯的稀有程度比雞缸杯和三秋杯有過之而不及。
葡萄杯也有一段故事。
有故事的古董,通常都很珍貴、受歡迎。
提到鬥彩葡萄杯,就不得不提一個7歲小女孩的墓。
六十年代,北師大想要修建房屋,無意間挖出一座墓。墓很特殊,隻是一位7歲小女孩,然而大家在裡麵發現了大量珍貴的陪葬品。
出土的隨葬品種類多,數量大,製作精美,且多為珍稀之物,除了一對葡萄杯以外,還有嘉靖鬥彩八卦紋爐,萬曆五彩花鳥紋洗,明永樂年製甜白釉暗花龍紋壺,青花高足碗等。這些隨葬瓷器,幾乎包括了明清兩代官窯的代表之作。
一個7歲小女孩能夠有這樣高規格的喪葬待遇,一方麵是和索家在清廷的勢力有關,另一方麵,她還是孝誠皇後的堂妹,其身份和地位自然也十分顯赫。
據說,那對鬥彩葡萄紋杯中,有一隻杯內口沿上有被使用過的痕跡。至於使用者是何人,已無從考證。而另一隻保存的還很完整,說明它的持有者對此非常珍惜,這更加證明這對鬥彩葡萄紋杯的稀有與珍貴。
“你自己看一下。”楚健將杯子遞給他。
熟人之間,瓷器可以過手。
馬漢飛和沈世傑一起觀賞、鑒定。
眼前的葡萄杯口徑56厘米,足徑26厘米。
其胎質細膩,色彩鮮豔,製作精致。杯壁上的折枝葡萄紋飾,構圖嚴謹,線條流暢,畫意生動,用彩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