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哥,董其昌的書法作品,如果是他自己的本手卷,那值這個價,但這是臨摹作。”沈世傑想說,絕大部分臨摹作都是會差一些的。
當然,不能說絕對。
曾經,董其昌的一件清宮舊藏的董其昌綾本手卷,就在港島拍出五千多萬港元的天價來。
董其昌的書法在清朝影響很大。
大家都知道,清三代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信奉董其昌,並且還模仿董其昌的書法。
在當時的考舉製度有一項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想要考舉進士就要先練好“董”字,可想而知董其昌的書法影響力是有多麼的大。
誰知,楚健微微搖頭“不是董其昌的,是宋代的摹本。”
“宋代的?”沈世傑等人一驚。
哪怕是不懂行的李源,也知道一般情況下,宋代的會比明代的值錢,尤其是古字畫方麵。
紙質的藝術品,年代越久遠,就越珍貴,這一點幾乎是不會變的。
柳如煙和周素則是大喜,眼睛一亮,已經蠢蠢欲動起來。
讓人意外的是,這幅書法作品的起拍價還挺高,500萬港元,每次加價不低於10萬,競拍開始。
然而,競拍的人好像很少,並不激烈。
不是大家不喜歡《蘭亭集序》,也不是大家不喜歡董其昌的作品,而是這是臨摹作。另外,起拍價那麼高,也是嚇退很多的重要原因。
起拍價都五百萬,那最後得拍出什麼價來呀?
於是,很多人也就不費那個勁了,讓更有錢的人去爭吧!
“530萬!”
“540萬!”
“550萬!”
……
好幾分鐘過去,氣氛一度陷入尷尬的場景,最後那幅書品也僅僅是達到八百多萬的境地,好像是極限了。
實際上,造成這種原因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場有些人覺得那不是董其昌的作品,完全沒有董其昌自己的行書風格。
董書最大的特點是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圓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非常講究,枯濕濃淡,儘得其妙。
然而,正在拍賣的這件書跡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搖槳用力的樣子。不論收筆、轉筆,都是楷書的筆法,下筆平和沉穩,變化非常含蓄,輕頓慢提,婀娜穩厚。
既不像王羲之《亭蘭集序》的行雲流水,也沒有董其昌自己的風格。
這臨摹個什麼呀?
也正是這樣,很多懂欣賞的人,對這件書跡的興趣不大。
真正角逐的,是衝著董其昌的名氣去的。
於是,拍賣會變成了現在這樣,不尷不尬的。
就在這時候,柳如煙出手了。一口氣加到一千萬,勢在必得的架勢,也把現場的一些目光吸引過來。
很多人不認識柳如煙一行人,看到是年輕人,不由搖頭。
顯然,在他們眼中,這又是錢多了燒的富二代,競價就是為了玩,為了炫富。
所以,也就沒有人再跟了。
而認識楚健的人,則是對著那件墨寶皺眉,心裡不知道想什麼。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