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老,我們就拿這件吧!”楚健手一指。
戚老有點意外“這件?確定嗎?”
“嗯!確定。”
柳如煙和周素也跟著點頭,選擇相信楚健,這個男人好像還沒出過岔子,眼睛毒辣著呢!就沒有看漏眼過。
隻見,那是一本印刷版的古籍,或者說佛經。
“《金剛經》呀?”沈世傑拿起來一看。
全名也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他趕緊翻閱到最後一頁,上麵標注了時間,是鹹豐二年十月十九日。
看到日期,他頓時沒了興趣。
清朝的印刷本,說實話,不是太值錢。明朝的還差不多,宋代的就比較珍貴了,正所謂“一頁宋版一兩金”。
至於宋代以前,那不敢想象。
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印刷品,是唐鹹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經,同樣是《金剛經》,可謂是至寶,可惜讓英國佬盜走了。
“這紙挺厚的呀!”李源說道。
而且,紙質看起來不怎麼好。
彆看這是一本,但它隻有8紙而已,每紙70餘厘米,四周單邊,框高237厘米。
“古代的紙,厚一點很正常。”沈世傑。
楚健又把頁麵翻過來,首有淨口業真言、奉請八大金剛等前儀5行;尾有真言4行,題記1行。
裡麵有一幅扉畫,扉畫長285厘米,左上角榜書“祗樹給孤獨園”,主題為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向四眾弟子宣說《金剛經》。
有單線邊框。
扉畫中央釋迦牟尼身著通肩袈裟,正結跏趺坐在蓮花筌蹄上說法。上有天蓋,配以翠葉,或為“祗樹”之意。
左右有護法金剛。
前有一桌,蓋布垂地,中鋪長條花氈,桌上放置香爐等供養物。
地鋪方格七葉圖案地毯。
桌前一比丘脫鞋胡跪於台前,正雙手合十問法,旁作榜書“長老須菩提”。
釋迦牟尼兩側有四眾弟子16人,分彆為國王、大臣、女眾、僧人、菩薩,除僧人身著袈裟,其餘均著華裝。
諸人合十恭立,肅默聽法。上有兩天女散花,盤旋於上;下有雙獅子聽經,躺臥於下。
整幅扉畫的構圖繁簡得當,人物表情生動,刀法純熟細膩,線條圓潤流暢。
戚老開口了。
“它雖然是清代仿的,但仿得確實不錯,通卷文字秀美、唐楷風格濃鬱,刀法洗練,墨色均勻。
不看最後的日期,我真以為是唐代的印版。”他說道。
他當初,就是看前麵還不錯。
後來,為了給紙張斷代,他還特意在尾頁截取了一丁點去檢測,發現是清代的。那就是清代的無疑了。
斷定是清代的《金剛經》仿品後,戚老也就將這卷《金剛經》擺在這不起眼的位置,後來都沒怎麼關注了。
直到今天,被楚健看中。
“確實,看這扉畫,還有這字體,印刷得非常用心。我猜測,應該是為某位大客戶專門印製的。”沈世傑自行猜測道。
戚老點頭“我也這麼認為。”
無論是扉畫,還是文字,無疑屬於版刻藝術成熟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