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逛了一會,不是沒發現寶物,而是沒有性價比,楚健他們自然也就沒興趣。他們一行人,真正玩收藏的沒有幾個。
“道士下山擺攤?少見呀!”馬漢飛說道。
隻見,前方的攤位,攤主是一名道士。而攤上的東西,幾乎都是道教的物品,像什麼《道德經》、《黃庭經》《莊子》、《周易》等道家經典,以及三清鈴、桃木劍、銅錢劍、八卦鏡等道家法器。
看上去,還是有點曆史的東西,並非做舊的。
“道士下山,經常見吧?”沈世傑說道。
道士不會像和尚那樣,天天在寺廟裡麵敲木魚,得過且過。
這或許跟他們生活的環境有關。
大家都知道,道士的道觀都喜歡往深山老林裡麵建,越偏僻越好,美其名就是修仙不能被塵俗打擾。
不像寺廟,都建在人氣最旺的地方,方便積攢香火。
然而,道士終究還是人,是群居的動物。太久脫離人群,就會受不了,所以,道士會經常下山去雲遊,交流一下修煉心得等等。
“不過,擺攤確實比較少見。”沈世傑補充。
道士通常都身懷各種技能,比如會種植,會打造各種用具,會治病、會驅邪、做法事等等。
每次下山,沒有錢了,就去給人治治病、看看風水、算算命之類。
擺攤賣老祖宗的東西,確實是比較少見。
靠近一看,李源咋舌道“這怕不是將道觀的東西都搬出來賣了吧?”
“幾位居士,隨便看。”落魄的道士開口道。
“大師,這些都不要啦?”沈世傑問他。
對於道士,大家還是保持起碼的尊重。有些道士,是有真本領的,最好彆得罪。
萬一碰到個有真本事的呢!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山門都丟了,還要什麼?”中年道士苦笑道。
“山門都丟了?”
啥意思?
李源腦子還沒轉過來。
中年道士這才一五一十跟楚健他們說了下自己的際遇。他原本是霧山一座道觀的繼承人,自從他師父仙逝,道觀就隻剩他一個人。
不久後,他們霧山就被旅遊開發公司盯上,要開發霧山。
這本來沒什麼,開發就開發吧!還能把上山的道路修好,他覺得還挺不錯。
但沒想到,旅遊公司要求他將道觀搬走,想要在道觀的位置建一座寺廟。
在他們看來,道觀遠不如寺廟能聚集遊客和人氣。等把寺廟建好,再請幾個職業和尚上山住進去。
道士胳膊拗不過大腿,最後被趕出來。
為此,他還受了傷。
這件事,他找過相關部門,但人家就是不管。心灰意冷的他,選擇離開那兒。離開之前,他已經破壞了那兒的風水格局。
如果他師父沒有說錯的話,被他這麼一弄,必有禍事。
果不其然,在他離開不久,他就打聽到,山上滾下好幾個大石頭,施工隊和旅遊公司的人死了十幾人。
事情鬨得有點大,最後被上級部門調查,旅遊開發黃了,搞這個項目的領導也下台。
打聽到這些消息,他渾身舒暢,出了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