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瓷胎畫琺琅是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用琺琅料在宮廷內第二次燒成的一種極為名貴的宮廷禦用瓷器,製品不多,極為珍貴,均秘藏於宮苑。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靚麗,畫工精致。
這種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曆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製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
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麵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因此,照片上的琺琅彩葫蘆瓶一旦是真品,價值極高,普通人根本就高攀不起。
正如楚健所說,曾經有人鑒定過,就是說葫蘆瓶的口沿不正。
本來,是有一位超級富豪看上的,但就因為口沿不好,放棄了。
如今再次被楚健提及,那人不由有些慌了神。
大家見他不說話,已經得到答案。
“款識倒是問題不大。”
楚健是清楚的,乾隆時期的款識,楷書與篆書也同時並用,以篆書款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橫排,布局與雍正官窯相同;有的作六字雙行豎寫,字體介於楷書與隸書之間。
眼前的款識沒問題。
沈世傑他們能看到,器物其上以粉、藍、綠、紫、等色彩繪琺琅彩纏枝花卉紋主題紋飾,工藝繁而不亂、非常精美。
葫蘆瓶的腹部開窗花卉紋,通體施黃釉為地,畫琺琅彩工藝,紋飾精美,繪畫細致,繁而不亂,寓意極好,技藝高超,陳列效果好。
“開窗也可以。”沈世傑說道。
“開光”也稱為“開窗”。
“開窗莫妙於借景”,在瓷器的表麵開鑿出一扇窗,具有突出主體,對比強烈,以靜襯動等特點。
其實,就是在成型器物表麵,貼上圓形或方形的濕紙,施色釉後把紙揭去,在沒有釉的空白處,以色料繪花紋,乾燥後即行吹釉或以其它方法施釉,高溫燒成。
這一番操作後,明麗清秀的綠水青山、豐富多彩的花卉草木、無憂無慮的天真嬰童等皆被收納於瓷器表麵的方寸之間。
黃強:“有一說一呀!這上麵的詩是認真的嗎?我感覺就初中、高中生的水平呀!甚至打油詩都談不上。”
他雖然是白人,但接受的卻是中華文明的熏陶,所以,他對詩詞也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就拿照片上的琺琅彩葫蘆瓶的那首詩來說,他都覺得很一般。
楚健笑道:“乾隆的詩,理解一下啦!”
畢竟人家號稱作詩狂魔,一生總共創作了四萬多首詩,算下來平均每天至少要完成一首以上。
這麼高產,你還想要什麼質量?
如此多的詩,除了結集出版,鐫刻古器之外,也有一部分融入裝飾紋樣,題寫於當朝官窯。
黃強一愣:“啊!乾隆的呀?”
好家夥!
那行吧!
號稱作詩四萬多首,收錄到教科書的,卻隻有一首,而且還是彆人幫忙補充的,添上一句點睛之筆,否則沒法看。
楚健跟那人說道:“你這件瓷器的風險很高,如果價格不高,那還能玩玩,太高的話就算了。”
那人連忙搖頭:“不高,不高!一百萬怎麼樣?”
“一百萬嗎?”楚健還在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