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件拍品過後,重頭戲終於要來了。
隻見,那是一幅蛋彩畫。
蛋彩畫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是用蛋黃或蛋清調和顏料繪成的畫,多畫在敷有石膏表麵的畫板上。
這種藝術盛行於14~16世紀歐洲文藝複興時代,為畫家重要的繪畫技巧。文藝複興時代曾獲得輝煌成就,到16世紀後,逐漸被油畫取代。
14世紀的時候,除了創作濕壁畫外,在歐洲範圍內,基本上都是使用蛋彩這一材料。
用蛋彩畫出的色彩塗層薄而細,可以迅速凝固而且附著力強。蛋彩的缺點是不能自由表達不同色調交彙的地方,難以產生色調的漸變。
另外,由於乾得快,畫家必需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好光線、明暗;所以在質感的要求上就比較困難。
蛋彩畫未乾的時候,顏色比較淺;乾了之後、顏色就會變深而且有光澤;而且有一種朦朧而柔和的效果。
由於蛋彩畫不能像油畫一樣反複塗厚,所以很少有像油畫那樣顏色深重的作品。
馬漢飛看到那幅畫,目光有些失神。沒記錯的話,這幅畫失傳了的吧?
沈世傑皺眉,他沒記錯的話,紐約就拍賣過一幅一模一樣的。那到底這是真的,還是那才是真的?
馬漢飛:“這幅畫不是失傳了嗎?”
沈世傑看了他一眼:“失傳什麼?2012年的時候,還在紐約拍賣過,拍出1.2億美元的天價,難道我記錯?”
說完,他就要拿出手機來查。
楚健說道:“你們都沒錯!這幅《呐喊》確實失傳了,但也確實出現過在拍賣會上。”
“這不矛盾嗎?”黃強疑惑。
李源也是一頭霧水,摸不著腦袋。
楚健解釋:“《呐喊》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1893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共有四個版本,有版本失傳了,出現在紐約拍賣會上的,是1895年創作的版本。”
“四個版本,總有三個是假的吧?”李源。
楚健搖頭:“四個版本都是真的,也就是說,愛德華·蒙克畫了四次。”
它們分彆是創作於1893年的第一個版本,其作品作為蛋清木版畫;繪於1893年的第二個版本,該畫作為彩蠟木版畫;第三個版本,創作於1895年,為彩粉木版畫;第四個版本為蛋清木版油畫。
“這麼說,台上的那幅也是真的咯!”黃強說道。
畢竟有四版那麼多呢!
“誰知道呢!據我所知,除了拍賣的那個版本,其他三版都被博物館和畫廊收藏了的。”楚健兩手一攤,聳了聳肩。
實際上,他當然知道船上這幅《呐喊》是不是真品。
金手指不是用來擺設的。
黃強:“……”
“有一說一,這種抽象畫真的欣賞不來,我感覺我侄子畫的都比它好看。”李源搖搖頭,表示自己欣賞不來。
這幅畫的主體是在血紅色映襯下一個極其痛苦的表情。
蒙克所用的顏色雖然與自然顏色的真實性是一致的,表現方式上卻極度誇張,展現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畫作裡的線條扭曲,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鮮明對比,蒙克將畫麵中沉悶、焦慮並且孤獨的情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
“啊!這不是抽象畫呀!”楚健哭笑不得。
李源很尷尬,摸了摸鼻子:“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