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楚哥出來吃飯,都能免單的。
他是服了。
出了餐廳,他問道:“這杯子什麼來頭?”
沈世傑和馬漢飛此時已經摸清楚情況,幾乎異口同聲說道:“青花靈芝紋杯。明代的嗎?”
楚健將杯子遞過去。
兩人同時伸出手來,但不敢搶,沈世傑先拿,兩人湊一塊看起來。很快,他們就發現,果真如同他們想象的那樣,這是明代永樂青花靈芝紋杯。
杯是用來盛水、茶、酒等液體的器皿,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明清時期雖然杯的材質多樣,但人們最鐘愛、最常用的還是瓷杯。因此,對瓷杯的造型、紋飾和生產工藝也格外考究,由此產生了被人們稱道的十大名杯。
隻見此杯杯體如小碗狀,口微撇,折腰,豐底,圈足。內外均繪青花紋飾,紋飾安排主次分明,布局簡潔,青花色澤深翠。
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永樂年製”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
這杯子的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堪稱是明代永樂時期獨有的名貴器物。
“青花靈芝紋杯?我隻知道這好像是壓手杯。”黃強說道。
“是壓手杯沒錯。”沈世傑點頭。
壓手杯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時,正壓合於手的虎口處,給人以沉重壓手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
“但同時,這也是十大名杯之一。”
黃強第一次聽“十大名杯”這個稱呼,不由問道:“十大名杯,是哪十件?雞缸杯應該算一個。”
他也就知道雞缸杯。
沒辦法,誰叫雞缸杯太出名了。
雞缸杯要是都不上榜十大名杯,那他有理由懷疑所謂的十大名杯徒有虛名,一點都不權威。
“十大名杯包括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明成化鬥彩三秋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明成化鬥彩葡萄紋杯、明嘉靖青花靈芝紋金鐘杯、清代康熙青花飲中八仙圖杯、清代康熙十二月花神杯、清雍正琺琅彩月季綠竹詩意杯、清雍正琺琅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杯,以及清雍正淡描青花梅竹鳥紋杯。”馬漢飛跟他說。
明代五件,清代五件。其中,明代成化年間就有三件,而且都是最出名的。
至於清代的,雍正年間也有三件,但知名度沒那麼高,還不如康熙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的都是成套的,尤其是五彩十二月花神杯,名氣也極大。
乾隆時期沒有入選,或許是乾隆不愛弄杯子吧!他要是想弄,應該也能弄出一款很好的,要知道,乾隆時期的瓷器產業達到了清代的最巔峰。
“此種品質精良且帶有永樂年款的壓手杯,非常罕見,就連故宮博物院都隻有4件完整的。”沈世傑說道。
眼前的這杯子,保存得很完好,雖然價值不如雞缸杯、三秋杯,但放到拍賣會上,一千萬左右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這要是讓剛才那老板知道,恐怕都要報警。
才15萬就賤賣了。
這換做是誰,都得崩潰。那不是虧三五萬,也不是三五十萬,而是近千萬呀!
黃強得知這杯子的價值後,不由回頭朝餐廳看去,莫名地為餐廳老板默哀三秒鐘。
正應了那句話: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算拿到手,最終還是會便宜彆人,自己隻是個送貨的,頂多就拿點運費和保管費罷了。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