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們選完,江叔笑罵道:“你們都不識貨。”
此話一出,張靜初四女就知道,她們挑的東西不是這些裡麵最貴重的了。
“楚哥,我們挑這些很差嗎?”張靜初問道。
楚健笑著搖頭:“也不是很差,中等水平吧!平均價值都是三五百萬的樣子,最貴重的,是那件瓷器。”
說著,楚健拿起一把青花執壺,接著說道:“比如這件永樂青花執壺,價值就在千萬以上。”
此話一出,四女均有些後悔了。
原來,那些她們看不上的瓷器,才是最珍貴的。
幾百萬對她們來說,是不少了,但跟千萬級彆的寶物比,不是一個級彆的。
“永樂青花瓷通常都挺值錢的。”沈世傑也跟著說道。
楚健微微點頭,告訴大家,從某種意義上講,永樂大帝也屬於開創之君。開創之君和守成之君在魄力上是不一樣的。永樂,就是霸氣。
那種魄力、霸氣反映在其製作的器物上,有些東西隻有永樂敢做。
比如營建紫禁城,修《永樂大典》,用琉璃做大報恩寺塔,給大報恩寺用青花鋪地,紫禁城展出過直徑60多厘米的大盤……
鄭和下西洋帶回了蘇麻離青料,讓永宣青花迎來了青花瓷成熟起來後的第二個高峰。
“這一時期,青花瓷器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被稱為青花瓷器的黃金時期。
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調,呈現出濃豔、凝重、古樸、典雅的藝術風采。”楚健一邊說,一邊轉著手中的青花執壺。
由於那時燒製青花使用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產品呈現出濃豔明亮的藍寶石般色彩,紋飾線條間往往會出現暈散現象,宛如水墨畫在宣紙上所形成的墨暈,錯落有致的黑色斑點與豔麗的青花相映成趣,產生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此外,永樂青花在造型上,有一些是模仿同時期西亞黃銅製品而做,彆有一番情趣。
就像楚健手中的青花執壺,壺直口,細長頸,折肩,長腹,圈足。
頸一側為壺柄,另一側為長方形流,流口呈葫蘆形。壺頸部繪纏枝花,肩部飾蓮瓣紋,腹部飾八麵方形開光,每一開光內飾上下兩朵花卉,足部飾卷枝紋。
“這件執壺,器形仿自伊斯蘭銀水注,算得上當時的精品之作。”
明初青花仿伊斯蘭銀、銅器造型者很多,除執壺外,還有折沿盆、花澆、盤座、燭台、扁腹瓶等。
“如果拍賣,它的成交價大概率會破兩千萬。”最後,楚健稍微保守地估價。
永樂青花,從幾百萬到千萬,到一兩億的都有。
比如2019年一件永樂青花龍紋瓶在保利拍賣行的成交價高達2.5億元人民幣。
永宣青花,再加龍紋的,通常都是幾千萬到億元這個區位的。
所謂的永宣,就是永樂到宣德時期。這個期間的青花瓷,非常了不起,是很多收藏者的至愛。
古玩行有句話:青花看永宣!
就是因為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青花瓷藝術的黃金時期,其製作的青花瓷器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曆史價值,是中國古代青花瓷藝術的巔峰之作。
再加上永樂宣德青花瓷的數量非常有限,流傳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其市場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