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可根據其呈像分為人物、動物、風景、花木、文字、抽象石等、按照‘六美’程度可分為絕品石、珍品石、精品石、佳品石等品級。
這一枚,它頂多就能算個精品石,連珍品都評不上。”
另外,楚健告訴小鳳,真正極品的雨花石,價值百萬。圈子內,甚至傳出千萬級彆的雨花石,也不知道真假。
黃強笑道:“我聽說,產地那邊,雨花石都是10塊、20塊、50塊捉一大把的。”
沈世傑翻了個白眼:“那都是邊角料,甚至都不是雨花石。真正的雨花石,可沒有那麼便宜。”
在南京的夫子廟、總統府等窗口地帶銷售的“南京特產”雨花石,也幾乎找不到正宗貨。
其中,除了拿人造玻璃、樹脂合成“雨花石”外,更有甚者,竟然用螢石冒充雨花石,其中含有的氟化鈣對人體有害。
“現在,六合那邊的雨花石已經禁止開采,怎麼可能10塊、20塊捉一把。用腦子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沈世傑接著說道。
正宗的雨花石在市場上都屬於奇貨可居的狀態,平均一顆雨花石就得要賣百元以上。
他告訴小鳳,那件古董首飾,大概就是十來萬人民幣的樣子。
這結果,多少讓人有點失望。
“那這件呢?”小鳳遞上第二件。
楚健接過,說道:“這件就很不錯。不過,同樣的,這上麵藍色的並不是寶石,而是一種工藝做出來的效果,叫燒藍。”
燒藍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首飾製作技術,主要在銀質胎麵上通過磨壓、勾與抬、鏤空和焊接掐製銀花絲等技術製成圖案,然後在圖案中點藍、燒藍,最終形成顏色豔麗的透明銀藍。
當然了,眼前的這件,是在金胎上燒藍的。
“除此之外,在這件首飾上,我們還能看到金銀錯工藝,非常難得。”
金銀錯工藝最早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於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
其表現手法為在器物表麵上繪出精美圖案,以圖案之形鏨出槽溝,將純金或純銀拉成細絲或壓成薄片嵌入圖案中,而後打磨平整,拋光磨亮。
在古代中國,錯金銀工藝被認為是高貴和奢華的象征,隻有貴族和富商才能擁有和欣賞。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工藝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藝術品中,如金銀器皿、珠寶首飾、雕塑藝術品等。
“依我看,這件燒藍加錯金銀的平安鎖,價值不會低於三百萬,具體還要看買家肯不肯砸錢。”沈世傑說道。
其實,就是長命鎖,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大多是金屬或金銀做的飾物,呈古鎖的樣子,在明清時候特彆流行。
按照傳統的說法,隻要掛上這種飾物,就能幫小孩祛災去邪,“鎖”住生命,所以很多兒童從出生不久就掛上這種飾品,也有在新生兒滿百日或者周歲的儀式中掛長命鎖,一直掛到成年。
聽到這,小鳳也微微鬆了口氣。
看起來,她挑的寶物價值最低,可小鳳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她自認為,能得到這筆財富,已經非常幸運了。不管有沒有這份大禮,小鳳也樂意以後多來看看江叔。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