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都聽過王羲之換鵝的故事,但楊慧還是重複給大家講一遍,畢竟那是《黃庭經》的來源。
來參與競拍的人也沒有不耐煩,那畢竟不是普通的寶物,浪費點他們的時間也無妨。
“起拍價2億港元……”拍賣師楊慧宣布競拍開始。
兩億港元的起拍價,這又創下了港島的拍賣記錄。
如此高的起拍價,現場卻沒有人覺得不合理。
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而且還是有故事的。成交價幾個億應該是沒有懸念的,起拍價兩個億,自然也成了理所當然。
“我都有點想競價了,奈何實力不允許。”馬漢飛感歎道。
他確實有點錢,說身家過億也不誇張,但眼前這件聖物,他真的沒什麼資格參與競拍,起拍價都兩個億港元。
恐怖如斯!
不過,馬漢飛沒有吐槽這個起拍價離譜。
懂行的人可能都會覺得這個起拍價理所應當,畢竟那可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而且還是有故事的作品。
在古玩界、文物界,有故事的東西,價值往往都是呈幾倍翻,幾乎成了行業潛規則。
“2億1百萬。”
“2億5百萬。”
“2億8百萬。”
……
隨著拍賣師楊慧宣布競拍開始,激烈的競價聲不斷起伏,就連嘴快的楊慧這時候都有點應接不暇的架勢。
一分鐘內,競拍次數居然超過了八十次。
也就是說,不到一秒鐘就有一個人參與了競拍,楊慧說話跟機關槍掃射一樣。
此時,就很考驗一位拍賣師的功底和實力了。
“5億1千萬,這位先生出價5億1千萬,還有更……後麵的女士加1千萬是嗎?啊!不是?加一億?好!這位女士出價6億1千萬。”楊慧趕緊喘口氣。
現在的她,心情澎湃。
在佳士得從業那麼多年,都沒有碰到今天這麼勁爆的拍賣會,她真的很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選擇,加入木棉花拍賣公司。
按照這種架勢,木棉花還真有可能取代佳士得等拍賣巨頭在港島的地位,將來有可能和佳士得等巨頭在國際上平起平坐。
現場一片嘩然。
但其實,嘩然的都是些不太懂收藏的人。真正的收藏家,對於6億1千萬這個價格,並不會太驚訝。
要知道,那可是書聖王羲之的書跡。
他們很清楚,這還不是王羲之《黃庭經》的極限。
這可是一千二百多字的巨作呀!
放在今天,一千二百餘字確實不算什麼,一篇小作文而已。但放在用毛筆書寫的古代,一千多字確確實實就是巨作了。
在真正的收藏家眼中,這幅書跡怎麼也得超10億人民幣。
“有什麼好震驚的,這《黃庭經》不會低於10億。”沈世傑說道。
黃強不解:“有什麼說法嗎?”
他知道這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肯定不便宜,但超過6億已經很厲害了呀!你憑什麼說它不會低於10億?
沈世傑見楚哥懶得說話,他反問:“你覺得王羲之的字值錢,還是黃庭堅的字值錢?”
黃強一愣,他知道黃庭堅,跟他還是一個姓的呢!當然,他不敢說八百年前可能還是一個祖宗的話,畢竟他是白種人,八百年前他祖宗還在歐洲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