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琳都張大嘴巴,難以置信。
九州鼎那麼出名,她不可能沒聽說過。
嚴格來說,隻要是中國人,應該就知道九州鼎。隻不過,很多人以為那是曆史上杜撰出來的,並非真實。
“九州鼎?曆史上真實存在的?”周若琳震驚問道。
沈世傑:“應該是真實存在過的,畢竟史書上有很多關於它的記載。”
關於九鼎的來曆和結果在史書中有很多的記載。
比較公認的說法就是:九鼎是夏禹製造的,夏禹成功治理好大水後,使得華夏歸於一統,夏禹利用治水所熟悉的地理位置,把整個天下分為九州,分彆是: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夏禹收集了九州的銅,然後鑄成了九鼎,與九州相對應,如果九鼎存在的話,應該就是九個鼎,與天下九州相對應。
九鼎就代表著九州,九州就是整個華夏,九鼎不僅代表九州,還代表了王權,也就是統治天下的最高權力。
九鼎創建於夏朝初期,在商朝與周朝也是傳國之寶,與後來秦始皇的玉璽有著同樣的作用,誰擁有了九鼎,誰就擁有了天下。
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九鼎經過了夏朝、商朝,到了周朝末年的時候,由於王室衰敗,自從宋國社稷被毀後,九鼎就消失了,從此不再出現。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九州鼎最後被秦國得到,就再也沒有它的消息,之後秦始皇就弄出來個傳國玉璽。”沈世傑說道。
根據他的了解,貌似就是這樣。
“被秦國得到嗎?不是宋國社稷被毀後,九鼎就消失了嗎?”陳將軍也有點懵。
難道他了解的是小道消息?不準確?
沈世傑搖頭:“《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狐。
意思是西周君和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去世後,周地的百姓就逃亡到東方。秦國奪取了九鼎等貴重器物,把西周君遷往狐。
這裡麵明確記載了秦國奪取了周天子的九鼎,之後九鼎就應該一直在秦國。”
陳將軍見他能拿出史書的記載來說話,不敢質疑。
不過,還是多問一句:“所以,九州鼎是秦朝弄丟的?”
沈世傑依舊搖頭:“不好說,我們都知道,秦國後來統一了天下,收繳了天下的兵器,鑄成了十二個銅人,有人猜測九鼎也被做成銅人。
但是,如果九鼎代表著王權和九州,秦始皇沒有理由把九鼎做成銅人。”
楚健笑道:“《史記》的內容也不一定都真實。”
要知道,《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裡麵記載關於前朝的事情,不一定準確,尤其是關於秦朝的。
當然了,不可否認,《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中國古代史學與文學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文明成果。
它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記事上起軒轅黃帝,中經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共寫了兩千多年的曆史。
那時候的五十多萬字,簡直是驚天巨著。
《史記》可不像什麼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是真真實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