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長生碗
當然了,那5方硯台,他也不會隨便送人了。畢竟,那些都是珍品,每一方都有其獨特的曆史和文化價值。
大家將目光看向楚健,想看看他能挑到什麼寶物。
“這邊的,隨便挑。”陳將軍重複一句。
他所指區域的藏品,基本上都請人看過,屬於中低端的古董藝術品。
要是楚健能在這裡麵找到件重寶,他也無話可說。
楚健將目光看向不起眼的角落,走了過去,將一樣物品拾起來。
沈世傑等人的眼神都凝聚在他手上的物品。
隻見,那是一個大海碗。
“青花瓷?看著有點曆史,但沒有款識,始終是差了點意思。”沈世傑有一句說一句,明言不看好楚哥挑選的青花大碗。
陳將軍點頭,表示讚同:“是呀!之前那些專家也是這麼說的。”
楚健笑了笑:“那我要說這是一件元青花呢?”
眾人愣了愣。
即便是元青花,陳將軍依舊很淡定,不太在乎地說道:“要是元青花,那也送你。”
說出去的話,還能收回來?
他這將軍的麵子還要不要?
所以,哪怕這真的是元青花,他也隻能認了。
元青花貴重,這他如何不知道?
“陳叔局氣。”沈世傑拍馬屁道。
沈世傑趕緊重新“審視”那隻青花大碗。
碗身沒什麼特彆的,很常見的青花紋飾。
要知道,元青花紋飾繁密,最多可達十層左右,常用紋飾有海濤、卷草、蕉葉、回紋等。
就拿回紋邊飾來說,元朝的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
而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
真正吸引人的,可能就是碗內底部的蓮花紋飾。在古代,瓷器內部極少紋飾圖案的,所以這就有些特彆。
不過,蓮花紋飾顯得有點模糊。
倒是符合元青花暈散的現象。
大家也清楚,所謂的暈散,就是凝聚的青花鈷料燒製後在釉下產生的一種青色發散現象。
“元青花確實會有散暈的情況,原因可能是蘇料這種鈷料顆粒粗大,成份複雜;也可能是青白釉流動性粘滯並有厚度;又或者獨特的爐窯還原焰工藝溫度氣氛。”沈世傑說道。
但其實,在這三種主因中,第一種為最重要。因為其它料諸如國產料,即使顆粒變粗也不呈現暈散。
至於現代顏料不論細粗均做不出像樣的暈散來,也就是蘇料成份複雜性的不可模仿。特彆是蘇料既凝聚又暈散的雙重性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懂行的人都知道,元青花鈷料的暈散特點比較明顯,被視為元青花的主要特征之一,這種特征是從燒成出窯時就已形成,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加深。
“所以,這還真是元青花咯?”周若琳驚訝道。
雖然她對古董不是很了解,但也聽說過元青花的大名,動輒身價幾千萬,甚至過億的,屬於頂級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