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聽沈世傑說那不是明代的瓷器,高起航還有點鬱悶、尷尬,心想自己又弄到贗品,但沒想到峰回路轉,那竟然是更值錢的宋代瓷器。
不錯,不錯!心情大好。
“很值錢嗎?”李維多少有點好奇。
對古董,他是一竅不通呀!
“不知道是北宋的,還是南宋的,但這種龍泉梅子青魚耳瓶非常少見,一千幾百萬肯定不成問題。”沈世傑告訴他。
魚耳瓶,顧名思義就是瓶子上麵兩邊用魚圖案作為耳的瓶子。
宋人喜歡魚文化,可謂是“以魚為歡”。
宋代文化昌盛,文人雅士酷愛,漁釣的文化意象。這既符合儒家文人“學而優則仕”效仿薑尚垂釣的意圖,也符合道家隱逸山野,放逸林泉的精神追求。
同時,鯉魚“躍龍門”也是無數讀書人的追求。此外,鯉魚是傳遞書信之物,這讓器物與人多一種神秘的聯係。
文人愛魚,首先體現在觀賞器上,其中較為經典的是魚耳瓶,魚耳瓶來源於文人的飲酒器以及“投壺”的文化。
魚耳瓶之所以兩邊魚耳幾乎一致,源於宋人製作時,用上了模印,然後對稱地粘貼在器物兩邊。
細看眼前的這瓶子,就發現魚形施釉較厚,魚紋雖然不夠清晰,但整體塑造很生動。這種魚打破了青釉的沉悶,顯得更加生動有活力。
如此器物,置於書齋中,莊重典雅,比例協調,賞心悅目,儘顯文人逸趣。
“你都說梅子青了,那肯定是南宋的呀!”楚健翻了個白眼。
梅子青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層比粉青更厚,入窯後經高溫強還原焰燒成,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龍泉窯創製的傑出青釉品種,是南宋龍泉窯青瓷釉色新品種。
其實,宋代的青色文化非常盛行,也很高級。
宋朝的審美真是大道至簡,尤其體現在青色的瓷器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天青、梅子青、影青、粉青和秘色青。
比如“天青”,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詩意。宋代的汝窯以天青色聞名,這種青色如同天空般深邃,又像鏡子一樣明亮。
而梅子青的色澤可以與翡翠相媲美,又像青梅一樣清新。這種顏色既自然又高貴,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
總的來說,宋朝的青色美學不僅體現在瓷器上,更體現在那個時代的審美觀念和工藝水平上。每一種青色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魅力,值得後人細細品味。
楚健也從架子上取下來一件青瓷,雖然都是青瓷,但還是有所區彆。
“老哥,你這宋代的青瓷真不少。”楚健感歎。
李維嘖嘖兩聲,驚訝:“這也是宋代的?”
高起航凡爾賽起來,擺擺手:“不多,不多,運氣好收到了三兩件。”
嘴角卻壓不住,臉上有些自得。
“是粉青嗎?”沈世傑問。
楚健點頭:“嗯!也是南宋的,這件放在拍賣市場上,至少五千萬。”
眾所周知,在所有青釉色係中,南宋龍泉窯創燒的粉青和梅子青色,達到真正意義上“玉質感”,被業界公認為青瓷釉色的巔峰。
粉青釉作為龍泉窯兩大經典釉色之一,自宋代創燒成功,後世效仿紛紛,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
可以說,它是青瓷釉色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