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整個園區都被控製起來。
楚健找到了那張老板的辦公室,裡麵確實還有十來件古董藝術品。
陳將軍也說了,園區內的古董藝術品歸楚健他們,現金和其他資產則是歸他,分配方案都定下來。
所以,楚健自然也就不會客氣。
“我隻要那幅字,其他的你們分了吧!”楚健開口道。
他一眼就看中了那幅字。
李維等人好奇:“這幅字是誰的?”
沈世傑靠近看了一會,驚訝:“章衡的墨寶,太罕見了。”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那位?”李維第一反應就是這。
沈世傑翻了下白眼:“是文章的章,並非弓長張。”
“章衡?誰呀?沒聽過。”
“千年科舉第一榜的狀元。”
千年科舉第一榜?
這名頭挺嚇人的。然而,李維還真沒聽說過。
“你知道那次的科舉有多嚇人嗎?含金量有多高嗎?”沈世傑問他。
“有多高?”
“主考官是歐陽修,副考官是王珪,閱卷老師是梅堯臣。”
眾所周知,歐陽修乃北宋文壇盟主、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其文學成就與政治地位舉足輕重。
而王珪也不簡單,官至宰相,在北宋政壇地位顯赫,同時也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其文風典雅工整。
梅堯臣的才華橫溢、知識淵博,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有“宋詩開山祖師”之稱,對宋代詩風轉變影響深遠。
“考官和閱卷老師厲害,不能說明考生牛逼的吧?”李維質疑。
“那你不妨再看看那次科舉考試的考生,有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還有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程顥、程頤兄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王安石變法的核心乾將呂惠卿、曾布、章惇等人,最後狀元竟然是章衡。
那場科舉考試的考生,誕生了九位宰相。
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要知道,蘇軾在詩詞、文學、書法、繪畫等方麵都有極高造詣,是北宋中期文壇的領袖,其詩詞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蘇轍也不差,以散文著稱,文筆流暢,擅長寫曆史文章,深刻雋永,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而曾鞏幼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文學天賦,未成年就已憑借才華名滿天下,現存散文數千篇,實力非同一般。
程顥、程頤兄弟,張載、呂惠卿、曾布、章惇等,全都是猛人。
此話一出,李維頓時頭皮發麻。
“蘇軾都乾不過他?”
媽呀!蘇軾可是宋朝最有名的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