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貴和阿珍瞪大眼睛。
八十萬人民幣?
尤其是阿珍,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想要馬上答應,但想到這些人是那死鬼帶過來,所以還是征求李富貴的意見。
李富貴朝她微微點頭。
在他看來,八十萬不少了。
人家也是生意人,總要賺點吧?千裡迢迢帶回國。
他也清楚,這東西帶回中國後,肯定能賣更高的價格。但那是人家的本事了。
楚健按照本國行情給錢,甚至多給了十萬,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目前來看,楚健等人是他的貴人,沒道理不相信貴人的。
“阿珍,我看行。”
當然,要不要賣,還是阿珍自己決定。
聽到此話後,阿珍立即對楚健點頭:“多謝老板!我賣。”
“行,那就這樣吧!”楚健當場給阿珍轉賬。
在楚健他們交易的時候,沈世傑看到電視櫃的另一邊還有件東西,他走過去,拿起來看了幾眼。
這是一個招財貓。
貓不僅有凹凸有致的眼睛、胖胖的身體和翹起的長長尾巴,而且還呈現蹲坐姿態,一隻前爪放在地上,另一隻爪子似乎在向人招手。
“彆說這招財貓也是古董呀!”何大柱在邊上開口道。
“誰跟你說招財貓就不能是古董?”沈世傑反問。
方茹:“這古代就有了嗎?”
“不然呢?你以為現代才冒出來的嗎?”
招財貓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起源於中國,另一種則是起源於島國。
中國的招財貓是有文獻記載的,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貓洗麵過耳則客至”,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貓咪在洗臉的時候把爪爪舉過耳側,就會有客人到來,寓意著招財攬客。
語句描述貓舉爪過耳的動作與招財貓形象高度吻合,表明至少唐代已有類似習俗。
而考古學家在岐山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窟龕群中“招財貓”雕像。
隻不過,當時所謂的“招財貓”沒有流行起來,逐漸讓人遺忘,沒有重視。
島國的招財貓則是起源於十七世紀的江戶時代,而且普及得很快,迅速在民間火起來,一直到現代。
在島國,貓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能夠守護糧食不遭鼠害,因此被賦予了通靈之力。
隨著養貓風氣的盛行,貓逐漸成為島國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招財貓的形象也逐漸被勾勒出來,成為島國民間討吉祥平安的信物。
不管怎麼樣,招財貓在島國發揚光大是事實,不可否認。
就像魚生、生魚片、壽司等,原本也起源中國,但在中國成不了主流文化,傳到島國等地反而受到追捧,發揚光大。
差不多的道理。
“不過,這是一件日貨,小日子生產的。”沈世傑將招財貓放下,失去了興趣。
“小日子生產的不值錢嗎?”
李富貴看招財貓也是陶瓷的,如果有點曆史,應該也是值錢的吧?
“倒不是不值錢,隻不過島國的瓷器在中國沒有市場而已,很難找到買家。你不妨找小日子看看,這是它們的九穀燒。
楚哥,我沒說錯吧?”沈世傑問楚健。
楚健頷首應道:“是九穀燒。”
最早的古九穀燒是受了九州有田燒的染繪影響,而與北方加賀地方的瓷器風格交互作用而產生的。
色彩是古九穀燒的最大特征: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群,強烈的色彩和稍顯混濁而無光澤的質地形成完美的調和,展現島國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
“而且,這還是‘青手’。”楚健補充。
所謂的“青手”,是將素瓷上塗滿青、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