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厲王的兒子武王繼位後,卞和又把這塊寶石獻給武王,仍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武王以同樣的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右足。
隻能說卞和這個人也是強種。
這都還不放棄。
若乾年後,武王的兒子文王繼位了,卞和還想去獻寶,可是他因失去了雙腳而無法行走,便抱著這塊寶石坐在荊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
有人才把此事告知文王,文王派人把卞和接進王宮,並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果然從中得到了一塊光潤無瑕的奇寶,文王再命令工匠將它雕琢成一塊玉璧。
這就是和氏璧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爭奪這件寶物,各國打得腦漿子都出來了。
當時諸侯、天子迷信“璧瑞象大”,都想用玉璧作祭天利器,把“和氏璧”視為“天下獨有的無價之寶”。因此,“和氏璧”就成為各諸侯國千方百計爭奪的對象。
還弄出來個成語——完璧歸趙。
傳聞秦國滅掉了趙國,“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的手裡。最後,秦始皇把和氏璧弄成了傳國玉璽。
但也有人覺得這不合理。
和氏璧是一塊扁平中空的玉璧,是怎麼弄成玉璽的?
所以,和氏璧被改造成傳國玉璽這種說法,尚且存疑,沒有敢肯定。
“那時候的玉璧,大多都是長這樣的,和氏璧估計也差不多。”楚健說道。
“那樣的話,有沒有可能……”
楚健淡淡一笑,知道柳如煙想說什麼。
“拋開那些猜測不談,就憑這塊玉璧的品相,它的價值不會低於兩千萬。”楚健說道。
他覺得,這塊玉璧比曾經拍賣的東漢中期的“延年”玉璧還要好。
那塊玉璧的設計複雜,采用鏤空出廓技法,內琢乳釘,外環鏤刻回首螭、鳳。璧的上下各有一篆字,合讀為“延年”,為東漢吉祥銘文璧的典範。
而眼前這一塊,有著非常濃鬱的春秋戰國風。
上麵的太陽紋飾、文字,以及玉本身,都在說明,這塊玉璧在當時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兩千萬?”柳如煙驚喜。
都不算那青銅盒,這塊玉璧就把錢給翻倍賺回來了。
這要讓保利知道,恐怕都得鬨。還好,合同都已經簽了,想反悔都難。再說,他們還有合作呢!不適合翻臉。
但不管怎樣,這玉璧是不能讓保利的人知道。
以後那青銅盒拍賣,即便公開那盒子的“玄機”,大家知道裡麵還可能藏有東西,隻要柳如煙和楚健不說,誰又能知道裡麵原本裝著的是什麼呢?
玉璧是他們木棉花以前就得到的,不行嗎?
楚健點頭:“嗯!至少。”
“太好了,這事我們儘量彆說出去。”柳如煙提醒,免得節外生枝。
楚健懂,微微頷首。
“這青銅盒也不會便宜,應該是墨家打造出來的。”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