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魚嗎?在這裡釣魚,應該很爽。”沈世傑忽然說道。
嚴華點頭:“有魚的,我們村放過魚苗。不過,這裡有兩三年沒有乾過魚。主要是現在大家都不缺吃魚,想吃的話,可以隨便來捉兩條回去。”
乾塘的工程量有點大,為了吃那幾口魚肉,大動乾戈,有點得不償失。
他告訴沈世傑,這個魚塘其實是個湖,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村裡人為了防洪防旱,將它擴大,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他們這裡,很多人工湖、水庫之類,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挖的。
了解那段歲月的楚健和沈世傑點頭:“好多人工湖、水庫,都是那年代用人力挖出來,建起來的。”
提起水庫修建,那段熱火朝天的日子總讓人心潮澎湃。從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全國各地都掀起了興修水利的熱潮。
不管是東北的大型水庫,還是南方的小型蓄水設施,基本上都是那會兒建起來的。那時候的年輕人個個乾勁十足,積極響應號召,從四麵八方奔赴水利建設前線。
嚴華聽自己爺爺說過,那時候工地上人山人海,有的掄起鋤頭挖水渠,有的挑著擔子運材料,還有的24小時輪班施工。
先輩們用雙手打造出來的奇跡工程,至今還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時候哪有什麼挖掘機、推土機這些現代設備,全靠人扛著錘子、鋼釺,一點一點地開山劈石,一擔一擔地挑土壘壩。
“這裡麵的魚有多大?”沈世傑問道。
嚴華比劃一下:“最大的,估計有這麼大。”
“草魚嗎?”
“也有大青魚吧!三年前撈過一回,撈到最大的五十多斤。呐!沈哥你看那邊,有一群,最大的那條,得有二十來斤吧?”嚴華用手一指。
大家望去,還真看到一群在水麵晃蕩的魚,二十來斤肯定有。
“可以來釣兩條嗎?”
嚴華點頭:“那沒問題的,這裡麵的魚很多。”
搞一兩條回去吃,哪怕是外鄉人,也沒有人有意見。
主要是自己村的人也懶得捉。
村委前段時間還討論,說請人來捉一次。
楚健習慣性用金手指查探一番,精神力將整個人工湖罩住。裡麵的魚還真不少,最大的確實有四五十斤重,估計就是所謂的大青魚。
嗯?
他忽然發現,湖底有好東西。
於是,他半開玩笑:“釣什麼?直接抽乾不好?”
沈世傑哈哈一笑:“也行哦!網上不是經常有包魚塘的嗎?我們也包一次?看看是賺,還是虧。”
網上,那些包魚塘的博主,絕大多數都是虧,沈世傑有點不信,感覺就是劇本。
“啊!你們要包魚塘?抽乾這裡?”嚴華震驚。
“玩一玩嘛!反正沒事乾。”沈世傑還當真了。
楚健點頭:“嗯!可以。阿華,包魚塘要找你們村長吧?”
“是得找村長,你們認真的?”
“還有假的?”沈世傑翻了個白眼。
“行!那我帶你們去找村長。”
他相信,村長他們肯定會很高興。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