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意思便是商紂王在桓水進行狩獵活動時,意外發現隱藏在遠處的黿。便吩咐人拿來弓箭,一次命中,將河對岸的黿直接射穿,第一支箭便射在了黿的脖子左處,使其無法動彈。緊接著,商紂王又連發三支箭,全部完美命中。
隨行官員們全都加以讚歎,將商紂王吹上了天。此舉不僅顯現出商紂王的英勇,也反映出商紂王射箭技藝的高超。
沈世傑說道:“這不比作冊般銅黿更珍貴?”
畢竟這隻青銅龜上的銘文更多。
對古董文物而言,往往是銘文越多、越珍貴、越值錢,幾乎是定律,尤其是對青銅器來說。
“刻的是啥字?”嚴華沒看懂。
沈世傑看了一會,搖頭:“好像是楚文,具體刻的是什麼內容,我也不清楚。”
這就得問楚哥了,他對古文字是真沒有研究,但能大概猜出是哪種文字,這已經是沈世傑的極限。
楚健點頭:“沒錯!這就是楚文,上麵記載的,是《涉江》。”
沈世傑有個疑問:“《涉江》是什麼?”
“屈原的作品《九章》中的其中一篇,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楚健告知。
這回,嚴華也懂了。
隻要是中國人,就一定聽說過屈原的吧?畢竟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等,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中最傑出的著作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鴻篇巨製的創作。
眾所周知,屈原曾任楚國要職“左徒”,並被稱為“三閭大夫”。他一生為官為民作想、忠君愛國,主張勵精圖治、彰明法治。後來被奸臣權貴痛恨,最終被流放到江南汨羅江畔的汩羅一帶。
我們包的粽子,很多人以為是給屈原吃的。
實際上,最早的粽子是投給江河裡的魚蝦,並不是給屈原的。
在屈原投江之後,當地鄉親非常著急,瘋狂打撈,但撈了三天都沒有消息。
那時候,江河裡有很多大魚。鄉親們擔心屈原的軀體會被大魚啃咬,或者吞噬。
於是他們就想出一個辦法,采來竹葉將飯包起來,做成一個個菱角形狀的尖角粽子,再纏上五色的絲帶,投到江裡,以圖喂飽江中的魚蝦,以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蝦啃咬。
直到第八天,屈原的遺體才被打撈上來。
粽子也就傳了下來。
沈世傑知道《九章》,但《九章》裡麵的內容,他就沒讀過了。屈原創作的詩歌,貌似都很長,不太好背誦。
他拿出手機一查,了解到《九章》一共有9篇,其中一篇就是《涉江》。
“楚哥,也不對呀!《涉江》的字數可不少,這明顯不夠。”沈世傑指著青銅龜背上的銘文。
怎麼看,《涉江》也有兩百字左右吧?
要把兩百字刻在一隻兩個巴掌大的龜背上,實在也有些難度。
字數對不上。
嚴華替楚健解釋:“或許是殘篇呢!”
這樣的事,在古代還少嗎?遺留下來的,好多是殘篇。
沈世傑搖頭:“不可能,除非這樣的青銅龜還有,我們要不回去再找找。”
他猜測,青銅龜肯定不止一隻,因為《涉江》不完整。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