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煉成神!
百裡雲心中本有愧疚之情,此刻聽到李玉的話,搖頭道“易道八法是什麼,我從未聽說過。”
李玉聞言,有些疑惑地道“剛才我見你招招都攻向趙正陽的薄弱處,還以為你精通易道八法。”
“你若不懂艮山變,難道真是用的述而不作?”
百裡雲見李玉一臉狐疑,知李玉並未相信他的話,便又笑著解釋道“趙正陽的艮山變雖然神奇,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怎麼變,運氣的法門也不會變。”
“而且從他的出招來看,他這招應沒修煉多久,功法並不純熟,力量分布也不均衡。”
“再加上他劍法造詣偏弱,出劍速度也沒有我快,所以我以快打慢,自然就破了他的艮山變。”
李玉聽完百裡雲的解釋,雖然覺得他說的在理,但是心中仍是有些不信,便又將目光投向了崔明。
崔明見狀,笑著道“李玉,你想多了。百裡師弟剛才施展的確實是述而不作,其實述而不作分為兩層,第一層就是你們現在修煉的因敵製宜,根據對手的破綻出招。”
“而第二層就如百裡師弟所言,是以述代作。這個境界要求極高,隻有領悟到劍法的精髓後,才能靈活運用。”
“而且易道八法乃是儒家書院的最高絕學,不達到師儒境根本無法修煉,我也是一年前才到和禮堂習得離火變。”
“趙正陽的艮山變應是從李奇處學來,而李奇的艮山變是上次在秘境中獲得,所以他才敢擅自傳給趙正陽。”
“不過李奇的艮山變因非完本,不然以百裡師弟的能力,應該擊敗不了趙正陽。”
李玉聽了崔明的解釋,這才相信了百裡雲的話。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對百裡雲道“百裡師弟,對不起,是我多心了。”
百裡雲原本對李玉的態度有些不滿,此刻見他坦然道歉,知他應是耿直之人,連連表示無妨。
這時,崔明又笑著道“百裡師弟,你不要怪李玉,他這也是被趙正陽氣糊塗了。”
百裡雲表示了並不在意後,又向崔明詢問易道八法之事。
崔明見他好奇,便緩緩地說了出來。
原來所謂的易道八法,其實就是簡易版的易學功法。
當初孔子從易洞出來後,深知易學博大精深,若是光讀易經,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精髓。
雖然當時有七十二賢在,隻是他們都不擅長易學,根本就無法體會孔子的思想。
孔子為了讓眾弟子更好地領會易學,刪繁就簡創造出了易道八法。
這易道八法據說是根據易學變化而來,分為乾天變、坤地變、震雷變、巽風變、坎水變、離火變、艮山變、兌澤變八種功法。
並且隻有對應五行之人,才能修行與之相同的功法,若是強行修煉不同屬性的功法,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身死道消。
孔子創造出易道八法後,根據七十二賢的五行情況,分彆傳授了他們對應的功法。
並且告訴他們必須有八人掌握了易道八法,才有資格進入易洞,修得真正的易學功法。
孔子仙逝後,七十二賢按照孔子的功法修煉,易學修為突飛猛進,隻是對乾天變和坤地變的功法,卻始終無法完全理解。
他們也曾抱著僥幸心理,按照孔子的方法進入過易洞。
可惜他們雖然進入了易洞,卻根本沒有見到孔子所說的石室。
當然七十二賢在進入易洞後,修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不過離孔子所說的境界卻相差甚遠。
從易洞出來後,七十二賢對易洞更加向往。
但是他們也知道,若不能修成易道八法,肯定無法進入石室。
於是他們從眾弟子中挑選出資質出眾之人,按五行功法分為五隊,專門修煉對應的功法,這也就是儒家書院現在五堂的雛形。
隻是易道八法實在太過深奧,連七十二賢尚且不能參悟透徹,那些弟子又怎麼可能修習成功。
不過七十二賢也非等閒之輩,他們經過十餘年的摸索,終於找到了修煉乾天變和坤地變的方法。
但是就在他們快要成功的前一晚,書院突發異變,七十二賢集體消失,這一度讓書院陷入恐慌之中。
而且在七十二賢消失三天後,書院中突然來了十個精通易道八法之人。
他們出現後,不僅憑借易道八法擊敗了書院的眾多高手,而且還找到了七十二賢的居所,想要搶走他們的手稿。
書院弟子見狀,雖知不是他們的對手,卻也紛紛出手,不少弟子因此命喪當場。
最後還是孔聖顯靈,降下儒家正氣,書院弟子在儒家正氣的加持下,才打敗來人,奪回了手稿。
隻是經此一戰,七十二賢的手稿損毀不少,雖經後人多番完善,但是與之前相比,總讓人感覺少了一些東西。
因此儒家書院加大了對易洞的探查,希望能夠補全手稿。
雖然前前後後有不少弟子進入了易洞,卻無人得到孔子易學的真傳,也無法補全七十二賢的手稿。
直到五十年前的孔任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