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分配!
在ib看來,要做專業服務,惟有以公正的立場,替客戶著想,才能贏得客戶的尊敬,絕對不能隻了解自家產品。為此,ib確定了每一個事業部門主管都清楚的策略ib將根據客戶的需求,尋找最好硬件、顧問、以及軟件解決方案,哪怕那是競爭對手的產品。ib的高層主管也都簽署一項名為“事業夥伴宣言”的文件。ib的服務團隊在有了宣言的規範後,得以放手大膽一搏。
有了這種規範的合作模式,ib才可能建立一個多達200家合作企業的網絡。ib目前通過開展環球服務業務,已經與72家軟件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像矽穀精通顧客關係管理的siebel、德國er大廠sa等都與ib展開了合作。郭士納認為,在現在這個世界上,一家企業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把自己融入一個更大的生態係統之中,不能隻是用自己的硬件、軟件和銷售隊伍。
現在,他所說的這個生態係統每天都在不斷發展壯大。通過這種聯營合作,ib2000年一年來自這種合作的經營收入達到75億美元,而2001年前3個季度就創造了22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進步確實是明顯的。ib在2001年裡,在郭士納的牽引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幅度,股票價格也上漲了35。作為業界的領頭羊,ib2001年的銷售額高達860億美元,利潤總額高達77億美元,在技術產業界僅次於微軟。在郭士納的經營管理之下,如今的ib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製造計算機的計算機公司,而許多美國計算機廠家直到今天才意識到不得不做這樣的戰略調整。ib因此當之無愧地進入了《財富》全球500強排名榜前10名。
sa的客戶越來越多,每個客戶都希望借助這套軟件提高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但是係統隻有在谘詢顧問的協助下,才可能順利運行,若無谘詢顧問的幫助,sa的套裝軟件不不能安裝成功。隨著r3在企業應用市場上的走紅,sa谘詢顧問變得炙手可熱。因為成為sa專家後,就等於有了金飯碗,過去年收入五六萬美元的技術顧問,在累積一年r3係統經驗之後,年收入可達9萬美元。凱文·馮可在美國西北部的媒體《西雅圖日報》工作了13年,《西雅圖日報》是sa在美國開疆辟土的第一批用戶。1993年,凱文在報社剛引進r3係統之後,花了很大精力研究並熟悉這套軟件。後來,凱文成為sa專家,同時開始培訓同事如何使用這套軟件。凱文在成為sa專家後就變得十分搶手,許多公司競相挖角。凱文最後離開了報社,選擇了眾信聯合公司開創新的職業生涯。
就算企業拿出高薪,還是不容易留住這些r3專家。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賓得影像公司,該公司原有12名sa實施專家,在一年內走了4位。美國得克薩斯一家石化公司信息係統經理告誡說,企業在決定采用sa軟件前,最好先確定公司內技術人員的忠誠度,否則花了2萬美元,而實際價值為10萬美元的教育培訓和經驗累積,很容易就飛走了。
截至1996年,全球從事sa軟件谘詢的外部技術谘詢顧問,共有約18萬名。sa公司內部的谘詢顧問超過3000人。但是,sa谘詢顧問的數量似乎永遠趕不上市場需求的腳步。這樣市場上難免會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sa對這種現象非常的擔心,sa與管理谘詢公司是共生互利的親密關係,若是谘詢顧問出了問題,不能使r3順利運行,那sa就會受到譴責。
一些管理谘詢公司毫不留情地計算小時費,客戶不得不在購買軟件以外而付高額的實施費用。根據1996年福瑞斯特研究公司的專家估算,五大管理谘詢公司的谘詢顧問費用每小時達到500美元,sa軟件費用和服務費用的比例高達17。而產品的實施質量卻並不能有效的得到保證,結果導致sa的聲譽受到懷疑。
根據1996年斯圖加特德克拉學會的一項市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表明,在谘詢市場中,sa谘詢顧問仍是最搶手的谘詢人才。ut市場調查公司的研究員認為,一方麵由於越來越多的r2係統用戶將轉換係統,改用r3係統,另一方麵由於經驗豐富的谘詢顧問紛紛外流到美國,德國的sa谘詢顧問市場sa谘詢顧問短缺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sa公司認識到公司要想有穩健成熟的營運,必須采取一套完全不同的策略,采取企業化經營管理,而不是這種簡單的銷售方式。必須簡化軟件的實施過程,同時嚴格控製谘詢顧問的行為,否則少數不負責任的谘詢顧問會使sa公司及其軟件聲譽受損。
為了鞏固現在的市場,解決日益嚴重的r3專家短缺問題,sa決定從兩方麵入手。一方麵,sa在努力改進r3產品,使實施過程變得簡單便捷。sa希望讓r3係統能由一般工作人員完成,不一定非得靠博士和專家不可;另一方麵,加強培訓和資格認證措施。sa於1996年啟動了“sa顧問學院”這一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學院是真正國際化的,在全世界開設學習班,來自外部夥伴公司的顧問參加5周的培訓課程。課程會在不同的國家,包括從“財務會計”模塊到“sa快速實施方法”等在內的內容。學員在學習班結束時,要參加規定的“sa資格”考試。
sa計劃自己在德國培訓一半數量的谘詢顧問,另外一半谘詢顧問人才的培訓交給sa的合作夥伴來執行。1997年春天,德克拉學會與sa簽訂協議,使用sa標準培訓教材,公開招收r3學員,並嚴格控製不斷增加的谘詢顧問的質量。